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因案件所处阶段而异。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可决定;审判阶段则由人民法院决定。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来作出决定。

一、取保候审最终由谁决定的

取保候审的最终决定主体取决于案件所处的不同阶段。

1、侦查阶段

在侦查阶段,如果是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普通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决定。例如,常见的盗窃、诈骗等案件,公安机关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是否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条件,来判断是否同意取保候审申请。而对于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如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等,取保候审则由人民检察院决定。

2、审查起诉阶段

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此时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在此过程中,检察院有权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状况等,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会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

3、审判阶段

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主导整个审判程序。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因素。若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人民法院会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比如,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缓刑的被告人,法院可能会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最终由谁决定的(0)

二、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流程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有一套明确的流程。

1、申请提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他们需要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和拟采取的保证方式等内容。

2、审查决定

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险性,以及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等。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申请。

3、执行取保候审

如果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会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同时,会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之后,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恢复一定的人身自由。

4、监督考察

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公安机关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逮捕等。

三、审判阶段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考量因素

审判阶段,法院决定取保候审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1、犯罪情节

法院会审查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对于犯罪情节较轻,如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较小、犯罪手段相对温和等情况,法院更有可能考虑对被告人取保候审。例如,一些初犯、偶犯,且犯罪数额较小的经济犯罪案件,法院可能会基于其较轻的犯罪情节,认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2、社会危险性

社会危险性是法院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法院会判断被告人是否存在再次犯罪、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可能。如果被告人平时表现良好,与社会接触较少,且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积极配合,没有明显的社会危险性,法院可能会决定取保候审

3、悔罪表现

被告人的悔罪表现也会影响法院的决定。如果被告人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赃退赔,向被害人赔礼道歉等,表明其有真诚悔罪的态度,法院会认为其人身危险性降低,从而更倾向于对其取保候审。

4、诉讼进程需要

法院还会考虑诉讼进程的实际需要。例如,如果案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审结,而被告人身体状况较差,继续羁押可能会影响其健康,法院可能会基于人道主义和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考虑,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且各阶段的决定都有其相应的考量因素和流程。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存在如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如何确定、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的具体法律后果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