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未鉴定级别但伤未愈时,职工应继续接受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同时与单位保持沟通协商。可延长停工留薪期,待伤情稳定后再进行鉴定。若单位不配合,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

一、工伤未鉴定级别但伤未愈该咋处理

当遇到工伤未鉴定级别但伤未愈的情况,可按以下方面处理。要持续进行治疗。职工有权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也可先到就近医疗机构急救,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1、停工留薪期问题

一般工伤职工有停工留薪期,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若伤未愈,停工留薪期已满,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经确认后,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与单位沟通协商

及时将自己的治疗情况和需求告知用人单位,要求单位按规定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若单位拒绝支付或拖延支付,可与单位进一步沟通协商解决。

3、后续鉴定安排

待伤情相对稳定后,应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以便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未鉴定级别但伤未愈该咋处理(0)

二、工伤未鉴定级别伤未愈能否继续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未鉴定级别伤未愈是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待遇的。

1、工伤医疗待遇方面

职工在治疗期间,除了上述提到的治疗费用报销外,还可享受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护理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若单位未安排护理,职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护理费用。

3、康复待遇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可促进职工身体功能的恢复。

三、工伤未鉴定级别伤未愈单位不配合怎么办

如果工伤未鉴定级别伤未愈单位不配合,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步,收集证据。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工伤事实、治疗情况等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单位不配合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单位改正违法行为。

2、申请劳动仲裁

若劳动监察部门处理后仍未解决问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等费用,承担护理责任等。

3、提起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伤未鉴定级别但伤未愈时,职工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处理流程,遇到问题要积极应对。像工伤治疗期间单位降低工资待遇、工伤复发等都是常见相关问题。若你在工伤处理中还有其他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