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交社保,赔偿标准并无统一固定数额。一般而言,单位需补缴欠缴的社保费用,若因此导致员工无法享受社保待遇造成损失,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未缴纳工伤保险,员工发生工伤时,单位按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未缴纳医疗保险,员工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用由单位承担。赔偿会因不同社保种类、员工实际受损情况等而有所不同。

一、单位不交社保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单位不交社保,赔偿标准需分情况来看。从补缴社保费用方面,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1、工伤保险方面

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的,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例如,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原本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都要由单位承担。

2、医疗保险方面

如果单位未缴纳医疗保险,导致员工生病就医后无法享受医保报销,那么员工因看病产生的原本可报销部分的医疗费用,单位应予以赔偿。

3、生育保险方面

单位未缴纳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以及生育津贴等,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单位不交社保的赔偿标准是多少(0)

二、单位不交社保员工如何要求赔偿

当单位不交社保时,员工要求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与单位协商。员工可以先和单位沟通,明确指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问题,并要求单位补缴社保费用以及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在协商过程中,员工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等。

1、向社保行政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当地的社保行政部门投诉。社保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其限期改正。员工需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以及能证明单位未缴纳社保的相关证据。

2、申请劳动仲裁

若社保行政部门处理后,单位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裁决。员工在仲裁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如实陈述事实。

3、提起诉讼

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单位长期不交社保赔偿计算方法

单位长期不交社保,赔偿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对于补缴社保费用,是按照单位应缴纳的社保基数和比例,计算出欠缴的金额,再加上滞纳金。

1、工伤保险赔偿计算

以工伤赔偿为例,若员工构成伤残,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计算。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伤残津贴则根据不同伤残等级,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支付。

2、医疗保险赔偿计算

医疗保险赔偿主要是计算员工因未享受医保报销而产生的实际损失。一般是将员工看病的总费用,减去医保政策规定的个人自付部分,剩余可报销部分就是单位应赔偿的金额。

3、综合计算

在实际计算赔偿时,要综合考虑各项社保未缴纳的情况,分别计算各项赔偿金额,最后汇总得出总的赔偿数额。

综上所述,单位不交社保的赔偿涉及多个方面和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单位部分缴纳社保、社保缴纳基数不符合规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单位社保缴纳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