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负责人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标准包括主体是合法单位,主观方面体现单位意志,客观上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且与单位业务活动相关。单位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刑罚方式有双罚制和单罚制。
一、单位犯罪的标准是什么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判断单位犯罪有以下几个重要标准:
1、主体标准: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这里的单位需具有合法性,非法成立的组织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不认定为单位犯罪。例如,一些为了实施犯罪而专门成立的非法组织,其行为应按个人犯罪处理。
2、主观方面标准:单位犯罪必须体现单位的意志。这通常表现为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集体研究决定可能是通过单位的董事会、股东会等决策机构作出的决议;负责人员决定则是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等基于单位的利益作出的决定。例如,公司的总经理为了公司的利益决定实施某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单位犯罪。
3、客观方面标准:单位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必须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而实施的。比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环保法规,偷排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单位犯罪。
4、刑事责任标准:单位犯罪必须是刑法明确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并非所有单位实施的违法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当该行为符合刑法分则中关于单位犯罪的具体规定时,才认定为单位犯罪。

二、单位犯罪的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单位犯罪的认定程序是一个严谨且复杂的过程,它对于准确判定犯罪行为是否属于单位犯罪至关重要。以下为具体的认定程序:
1、立案侦查:当司法机关发现可能存在单位犯罪的线索时,会进行立案侦查。在这个阶段,侦查机关会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例如,对于涉嫌单位行贿的案件,侦查机关会调查单位的财务账目、相关的合同协议以及与行贿对象的往来记录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行贿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与单位有关。
2、主体审查:侦查机关会对涉案单位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为依法成立的单位。同时,会调查单位的决策机制、业务范围等,以判断犯罪行为是否体现了单位的意志。例如,查看单位的章程、规章制度,了解单位的决策流程,确定犯罪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单位集体决策的结果。
3、证据收集与分析:除了收集证明犯罪行为存在的证据外,还需要收集能够证明单位与犯罪行为之间关联的证据。这包括单位的相关文件、会议记录、负责人的指示等。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判断犯罪行为是否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而实施的。例如,在单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案件中,要收集单位的生产计划、销售记录等证据,分析这些行为是否是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有组织地实施的。
4、法律适用与定性:在收集和分析完证据后,司法机关会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案件进行定性。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应适用的具体罪名和刑罚。例如,如果单位的行为符合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就会以单位行贿罪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起诉。
5、审判与判决:经过侦查和审查起诉后,案件会进入审判阶段。在法庭上,控辩双方会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辩论意见和查明的事实,作出判决。如果认定单位构成犯罪,会依法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判处相应的刑罚。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有哪些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进行惩处的重要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罚制:这是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最常见的处罚原则。双罚制是指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单位的处罚一般是判处罚金,罚金的数额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例如,在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中,法院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参与走私的人员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这种处罚原则体现了对单位犯罪的全面打击,既惩罚了单位的整体行为,又追究了相关责任人员的个人责任。
2、单罚制:单罚制是指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单罚制主要适用于一些单位犯罪中,单位的行为主要是由个人的行为引起,单位本身并没有从中获得实际利益,或者单位的利益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例如,某些单位的领导为了个人私利,以单位名义实施了一些犯罪行为,而单位并没有因此获得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只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3、量刑考量因素:在对单位犯罪进行处罚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量刑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单位的主观故意程度、单位的悔罪表现等。例如,如果单位在犯罪后主动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后果,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酌情从轻处罚。
4、刑罚执行:对于单位犯罪的刑罚执行,也有相应的规定。对于单位判处罚金的,单位需要按照法院的判决及时缴纳罚金。如果单位拒不缴纳,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于相关责任人员判处的自由刑,会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执行,包括在监狱服刑、社区矫正等。
综上所述,单位犯罪有明确的标准,包括主体、主观、客观和刑事责任等方面。其认定程序严谨,涉及立案侦查、主体审查等多个环节。处罚原则主要有双罚制和单罚制。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存在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界限如何区分、单位犯罪的自首如何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单位犯罪相关法律问题上有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