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被告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状的时间因案件类型而异。在民事诉讼中,通常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在涉外民事案件里,若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交。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刑事诉讼中,法律未强制要求被告人提交答辩状。
一、收到起诉书多久提交答辩
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的时间在不同诉讼类型中有不同规定。
1、民事诉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行政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3、刑事诉讼
在刑事诉讼中,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被告人必须提交答辩状。被告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书面答辩,更多的是在庭审过程中进行口头答辩和辩护。

二、民事诉讼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的注意事项
在民事诉讼中,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需要注意诸多方面。
1、时间把控
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十五日期限提交答辩状。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提交,应及时向法院说明情况,申请延期。否则,可能会被视为放弃答辩权利,不影响法院正常审理,但可能会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2、内容撰写
答辩状内容要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进行回应。要清晰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简洁,避免使用模糊、歧义或情绪化的语言。
3、证据收集
在撰写答辩状的同时,要积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证据是支持自己主张的关键,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可以通过证人证言、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多种形式收集证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法院。
三、行政诉讼被告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的要点
行政诉讼中,被告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有其特殊要点。
1、证据和依据的完整性
被告需要在十五日内不仅提交答辩状,还要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证据和依据要全面、完整,能够充分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证据不充分或依据不明确,可能会导致行政行为被法院撤销或确认违法。
2、程序合法性的说明
在答辩状中,要详细说明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包括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审批、告知、听证等程序。程序合法是行政行为合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程序存在瑕疵,也可能会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
3、与原告的沟通和协商
虽然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但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也可以与原告进行沟通和协商。通过协商解决争议,既可以节省司法资源,也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如果能够达成和解协议,要及时向法院申请撤诉或变更诉讼请求。
综上所述,不同诉讼类型中收到起诉书后提交答辩的时间和要求各不相同。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答辩,同时注意答辩状的内容撰写和证据收集等方面。如果在诉讼过程中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不清楚如何撰写答辩状、对证据的认定有疑问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