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构成遗弃罪需满足一定条件。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在夫妻关系中,若一方对另一方存在扶养义务却拒绝履行,且达到情节恶劣程度,就可能构成遗弃罪。要从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拒绝扶养行为以及情节恶劣的判定等方面综合考量来认定。
一、夫妻怎样构成遗弃罪的认定
夫妻构成遗弃罪的认定,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判断。法律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是认定遗弃罪的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1、扶养义务的确定
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婚姻关系产生的法定义务。当一方因年老、患病、伤残等原因丧失或部分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时,另一方应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比如一方身患重病需要长期治疗,另一方有责任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2、拒绝扶养行为
拒绝扶养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不提供经济支持、不给予生活照料等。例如一方故意不支付患病配偶的医疗费用,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配偶独自留在家里不管不顾。
3、情节恶劣的判定
情节恶劣是构成遗弃罪的关键。一般来说,导致被害人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乞讨;使被害人身体严重损害甚至死亡等情况可认定为情节恶劣。比如配偶被遗弃后因无人照料病情恶化死亡。

二、夫妻遗弃罪认定的具体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能更清晰地理解夫妻遗弃罪的认定。在某案例中,丈夫在妻子患病后,不仅不支付医疗费用,还将妻子赶出家门。
1、案例基本情况
妻子因患重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花费巨大。丈夫觉得负担过重,便产生抛弃妻子的念头。他停止支付妻子的住院费用,并强行将妻子从医院接出,扔在离家较远的路边。
2、法律分析
从扶养义务看,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对患病的妻子有扶养义务。丈夫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并将妻子赶出家门,属于拒绝扶养行为。妻子被遗弃后,身处陌生环境,没有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病情也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恶化,符合情节恶劣的标准。最终,法院认定丈夫构成遗弃罪。
3、案例启示
此案例提醒夫妻双方要重视相互扶养的义务,不能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逃避责任。同时也为司法实践中认定夫妻遗弃罪提供了参考。
三、如何避免夫妻间构成遗弃罪
避免夫妻间构成遗弃罪,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1、增强法律意识
夫妻双方应了解法律规定的相互扶养义务,明白遗弃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可以通过参加法律讲座、阅读法律书籍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
2、积极履行扶养义务
当一方出现需要扶养的情况时,另一方要主动承担责任。在经济上合理安排家庭开支,保障对方的生活和医疗需求。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料,让对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寻求社会帮助
如果遇到经济困难等问题,导致无法独自承担扶养责任,可以寻求社会帮助。比如向社区、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也可以通过众筹等方式筹集资金。
夫妻构成遗弃罪的认定有明确的法律标准和条件,涉及扶养义务、拒绝扶养行为和情节恶劣等方面。通过具体案例能更好地理解认定过程,而避免夫妻间构成遗弃罪需要双方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夫妻遗弃罪的取证难题、不同地区司法认定差异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或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