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人不承认受贿是否可以定罪,司法实践中并非仅依赖受贿人的口供来定罪。只要有充分的其他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受贿事实,即便受贿人不承认,也能依法定罪。比如行贿人的证言、相关转账记录、业务往来文件等,都可作为有力证据。同时,受贿行为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危害极大。
一、受贿人不承认受贿可以定罪吗
受贿人不承认受贿是可以定罪的。在司法实践中,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1、证据的重要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证据的种类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例如行贿人的证言、相关的转账记录、业务往来文件等,都可能成为证明受贿事实的有力证据。只要这些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受贿人实施了受贿行为,即使受贿人不承认,也可以对其定罪。

二、受贿人不承认受贿定罪的证据要求
受贿人不承认受贿时,对证据的要求更为严格。
1、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可能会被排除。例如,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2、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能够证明受贿行为的存在。比如,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资金往来记录,如果能够证明该资金是基于受贿的目的而交付的,那么就具有关联性。如果资金往来是基于正常的业务往来或者其他合法原因,就不具有关联性。
3、证据的充分性
证据要足以证明受贿事实的存在,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意味着各个证据之间要相互印证,不存在矛盾和疑点。例如,行贿人的证言、受贿人所在单位的业务记录、相关的财务凭证等证据相互配合,共同证明受贿行为的发生时间、地点、金额等关键事实。
三、受贿人不承认受贿定罪的案例分析
在实际案例中,有很多受贿人不承认受贿但最终被定罪的情况。
1、案例一
某官员被指控受贿,他始终不承认受贿事实。但检察机关通过调查,找到了行贿人的详细证言,行贿人详细描述了行贿的时间、地点、金额以及行贿的原因。同时,还调取了行贿人与该官员之间的银行转账记录,证明了资金的流向。相关业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该官员在业务往来中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行贿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些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最终法院认定该官员受贿罪成立。
2、案例二
另一起案件中,一名企业高管被指控受贿。他否认受贿,声称与行贿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是正常的借贷关系。检察机关通过调查发现,行贿人在给予该高管资金后,该高管利用职务之便为行贿人所在公司在项目招标中提供了便利。同时,行贿人提供了与该高管的通话录音,录音中该高管对受贿一事有隐晦的承认。结合其他相关证据,法院综合判断后认定该高管构成受贿罪。
综上所述,受贿人不承认受贿并不影响定罪,关键在于是否有充分、合法、关联的证据证明受贿事实。在司法实践中,类似受贿证据的认定、受贿金额的确定等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关于受贿定罪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