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废债指的是债务人故意逃避债务的行为,是否会犯罪及被刑事拘留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单纯的逃废债可能不构成犯罪,但在某些情形下,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虚假破产罪等,就可能触犯刑法并面临刑事拘留。逃废债可能涉嫌的罪名和被刑事拘留的判定依据与具体行为表现、法律规定等密切相关。

一、逃废债会犯什么罪会被刑事拘留

逃废债本身并非一个明确的罪名,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触犯多种罪名从而导致被刑事拘留。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比如债务人明明有财产可供执行,却通过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就可能被认定为此罪。一旦构成该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虚假破产罪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构成虚假破产罪。依据刑法规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诈骗罪

如果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债权人财物后逃废债务,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的不同,量刑也有所不同,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逃废债会犯什么罪会被刑事拘留(0)

二、逃废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刑事拘留的情形

当逃废债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时,会有多种情形导致被刑事拘留。

1、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例如,债务人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将自己名下的房产无偿过户给他人,或者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出售车辆等,导致法院无法执行其财产,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而被刑事拘留。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

在债务关系中,如果有担保人提供了担保,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对担保财产进行上述不当处理,影响了债权人的权益和法院的执行工作,也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并被拘留。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

比如银行在收到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绝冻结债务人的账户资金,或者房产登记部门拒绝办理查封债务人房产的手续等,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责任,而逃废债的债务人也可能因这种拒不执行的情形被刑事拘留。

三、逃废债构成诈骗罪被刑事拘留的情况

逃废债构成诈骗罪时,也会引发刑事拘留。

1、虚构借款用途

债务人编造虚假的借款理由,如声称用于投资项目,但实际上将借款用于挥霍或者非法活动,然后逃之夭夭,这种以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借款并逃废债务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例如,债务人谎称要投资一个大型商业项目,向多人借款后,将款项用于赌博等活动,导致无法偿还债务,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

2、冒用他人名义借款

债务人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借款,然后不履行还款义务,使债权人遭受损失。比如盗用他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以他人名义在网络平台上借款,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和债权人的财产安全,构成诈骗罪后会被依法处理。

3、隐瞒真实债务情况

债务人在已经身负巨额债务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仍然向债权人隐瞒该事实,继续借款并逃废债务。例如,债务人已经资不抵债,但在向新的债权人借款时,故意隐瞒自己的财务状况,骗取借款后消失不见,这种隐瞒真相的行为也可能构成诈骗罪。

综上所述,逃废债在不同情形下可能触犯不同罪名并导致被刑事拘留。相关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比如逃废债在单位犯罪中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不同罪名的量刑情节如何具体判断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