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人家商标是否构成侵权并非单纯取决于金额,而是依据是否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等情形来判定。金额方面,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等情况可能会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民事侵权不以金额为判定侵权的唯一标准。

一、贴人家商标达多少金额算侵权

贴人家商标是否构成侵权不能简单以金额来衡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都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民事侵权判定

在民事层面,只要实施了上述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不论金额大小,商标注册人都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小摊贩未经许可在少量商品上贴上他人商标进行售卖,即便销售额很低,也构成侵权。

2、刑事立案标准

在刑事方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贴人家商标达多少金额算侵权(0)

二、贴人家商标构成侵权的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当贴人家商标构成侵权后,赔偿金额的确定有一定的规则。

1、按实际损失确定

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比如,因为侵权行为导致商标注册人的商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这些减少的利润就是实际损失。

2、按侵权获利确定

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例如,侵权人通过贴他人商标销售商品所获得的利润。

3、参照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

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4、法定赔偿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三、贴人家商标不构成侵权的情形有哪些

并非所有贴人家商标的行为都构成侵权,存在一些不构成侵权的情形。

1、商标合理使用

如果是对商标的描述性使用、指示性使用等合理使用行为,则不构成侵权。例如,在商品的说明中,为了说明商品的特点、用途等,合理使用他人商标,这种使用是为了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不是为了利用商标的识别功能来误导消费者。

2、商标权用尽

商标权人自己或许可他人将带有其注册商标的商品投放市场后,他人在这些商品上使用该商标,不构成侵权。比如,商标权人将商品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在销售该商品时继续使用该商标,就不构成侵权。

3、在先使用

在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该使用人有权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不构成侵权。

综上所述,贴人家商标是否构成侵权不能单纯看金额,涉及民事、刑事等多方面的判定标准。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赔偿金额确定、不构成侵权的情形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商标侵权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商标侵权的证据收集、如何应对商标侵权指控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