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通常适用于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案子。常见的适用取保候审的案子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一、取保候审一般是什么案子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一般来说,以下几类案子比较容易适用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案件

这类案件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较小。例如一些初犯、偶犯的轻微盗窃案件,涉案金额较小,犯罪嫌疑人有悔罪表现,可能被判处拘役或者单处罚金,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适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案件

有些案件虽然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如果其具有一些特定情形,如平时表现良好、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司法机关认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会考虑取保候审。比如一些故意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是因民间纠纷引发的冲突,事后积极救治伤者并赔偿损失,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就可能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案件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于这类特殊人群,如果案件情况允许,通常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例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需要定期就医治疗,在保证不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前提下,就可以取保候审。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案件

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的时间较长,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未办结的情况。此时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超期羁押,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取保候审一般是什么案子(0)

二、经济犯罪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况

经济犯罪案件中也有适用取保候审的可能。经济犯罪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贪污、受贿、诈骗、非法集资等多种类型。

1、犯罪情节较轻的经济犯罪

在一些轻微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如小额的合同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诈骗金额相对较小,且在案发后主动退还赃款,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可能会认为其社会危险性较小,从而适用取保候审。

2、具有特定情节的经济犯罪嫌疑人

如果经济犯罪嫌疑人具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患有严重疾病需要就医治疗,或者是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即使所涉经济犯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在确保不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保候审。对于一些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企业的正常运营依赖于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影响案件侦查和社会稳定,司法机关也会综合考虑是否适用取保候审。

3、证据收集和案件侦查需要

在某些经济犯罪案件中,司法机关可能需要犯罪嫌疑人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调查取证工作。例如,一些涉及复杂财务账目和资金流向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对相关情况比较了解,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让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有利于司法机关更全面地收集证据,查清案件事实。

三、交通肇事罪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交通肇事罪是常见的刑事犯罪之一,在某些情形下也会适用取保候审。

1、情节较轻的交通肇事案件

如果交通肇事造成的后果相对较轻,如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且犯罪嫌疑人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承担责任,主动赔偿损失,配合交警部门处理事故,没有逃逸等恶劣情节,可能会被认为社会危险性较小,从而适用取保候审。例如,在一些轻微的追尾事故中,肇事司机及时停车报警,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就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

2、具有悔罪表现的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在交通肇事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救助伤者,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且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这种悔罪表现会让司法机关认为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较小。比如肇事司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留在现场等待处理,积极配合调查,就符合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之一。

3、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的交通肇事案件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交通肇事后,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并取得了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司法机关在考虑是否适用取保候审时会将此作为重要因素。因为这表明犯罪嫌疑人有悔罪诚意,并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降低了社会危险性。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案子,包括不同性质的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等。具体是否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实际状况来判断。除了上述提到的情况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法律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哪些规定、违反规定会有什么后果等。如果您有任何法律方面的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