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取保候审后将案件移交检察院,是否会批捕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规定,且案件证据不足以认定其有逮捕必要等情况,一般不会批捕;但如果出现违反规定、有新证据证明其可能实施新犯罪等情形,检察院可能会批捕。以下将围绕该问题及相关长尾词展开详细阐述。

一、公安局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会批捕吗

公安局取保候审后案件移交检察院,并不一定会被批捕。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1、通常不批捕情形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并且案件的证据情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逮捕的必要,那么检察院一般不会批捕。例如,一些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退赃退赔,社会危险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检察院可能会维持取保候审的状态。

2、可能批捕情形

若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比如擅自离开居住地,干扰证人作证等,或者出现了新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等,检察院就有可能作出批捕决定。比如,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继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安全,检察院会考虑批捕。

公安局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会批捕吗(0)

二、公安局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批捕的条件是什么

检察院作出批捕决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证据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批捕的首要条件。这里的“有证据证明”要求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例如,在盗窃案件中,有监控视频显示犯罪嫌疑人进入盗窃现场,现场又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等证据,这些证据相互结合,就可以认定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

2、刑罚条件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来判断。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比较严重,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那么就满足了这一条件。

3、社会危险性条件

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例如,犯罪嫌疑人有多次犯罪前科,且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威胁证人的行为,就可以认定其具有社会危险性。

三、公安局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后多久会有批捕结果

公安局将案件移交检察院后,批捕结果的时间有一定的法律规定。

1、一般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这七日是从检察院收到公安机关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开始计算。在这七天内,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对证据的审查、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评估等。

2、特殊情况

如果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如涉及的证据较多、犯罪嫌疑人较多等,检察院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审查。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并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例如,一些重大的经济犯罪案件,涉及大量的账目和证据,检察院可能会适当延长审查时间,但也会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综上所述,公安局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后是否批捕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批捕有明确的条件和时间规定。实际法律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多样,比如犯罪嫌疑人在异地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后程序会有哪些不同,又或者案件涉及多个罪名时批捕的考量因素等。如果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