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当双方存在订立合同的意向且一方拒绝签订书面合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或影响合同履行时,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若有证据证明双方已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就有一定合理性;若只是有初步意向,未就关键条款协商一致,起诉可能难以得到支持。还要考虑合同是否为法定必须书面形式等因素。
一、是否可以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
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
1、具备起诉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双方已经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一致意见,一方拒绝签订书面合同,另一方可以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签订书面合同。例如在商业合作中,双方经过多轮磋商,对合作的项目、价格、期限等主要条款都已经明确,一方突然反悔不签订书面合同,此时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损害,就有起诉的权利。
2、起诉的限制条件
并非所有情况都能成功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双方只是有初步的合作意向,并未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那么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可能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而且,即使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被告仍然拒绝签订,也可能存在执行困难的问题。
3、证据的重要性
起诉时,原告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双方已经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这些证据可以是双方的往来邮件、聊天记录、会议纪要等。例如,邮件中明确提及了合同的标的、数量、价格等关键内容,且双方都表示认可,这些邮件就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

二、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成功率
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成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合同主要条款的明确程度
如果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都已经明确约定,起诉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因为这表明双方已经达成了实质性的合意,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形式上的完善。例如在房屋买卖中,双方已经就房屋的位置、面积、价格、付款方式等都谈妥,只是未签订书面合同,此时起诉要求签订合同,法院可能会支持。
2、双方的履行情况
如果双方已经开始部分履行合同义务,也能增加起诉的成功率。比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已经交付了部分货物,买方也接受并支付了相应货款,这可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合同关系,法院可能会认为签订书面合同是合理的要求。
3、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要求
对于一些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如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如果一方拒绝签订书面合同,起诉要求签订的成功率会更高。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了合同的形式要件,不签订书面合同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和双方的权益。
三、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流程
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准备材料
原告需要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明确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即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事实和理由。同时,要收集相关证据,如前文提到的往来邮件、聊天记录、会议纪要、履行合同的凭证等。
2、选择管辖法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院进行起诉。例如,如果合同履行地在A地,被告住所地在B地,原告可以根据便利原则选择在A地或者B地法院起诉。
3、法院受理与审理
法院收到起诉状和相关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受理。受理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做出判决。
综上所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起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但起诉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要遵循法定的起诉流程。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起诉后对方仍然不执行判决、证据收集困难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