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权解散公司的。根据法律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可向人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等情况,股东也能参与公司解散事宜。下面将围绕此问题及相关长尾词展开详细阐述。

一、公司股东有权解散公司吗

公司股东在特定情形下是有权解散公司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这里的经营管理严重困难,比如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等。

1、公司章程规定解散情形

如果公司章程中规定了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那么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公司应当解散。而股东作为公司章程的制定和参与者,实际上间接拥有了在这些特定情况下解散公司的权利。

2、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可以通过行使表决权,以法定的多数决通过解散公司的决议。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即可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

公司股东有权解散公司吗(0)

二、小股东如何行使解散公司权利

小股东虽然持股比例相对较少,但在符合条件时也能行使解散公司的权利。小股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小股东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时,才具备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的基本资格。

1、收集证据

小股东需要收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证据。例如,收集公司无法正常召开股东会的会议记录、股东之间矛盾冲突的相关文件等,用以证明公司经营管理陷入僵局,继续存续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2、尝试其他解决途径

在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之前,小股东应当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比如与大股东进行沟通协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者请求公司的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只有在通过这些途径无法解决问题时,才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3、提起诉讼

当其他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小股东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三、公司股东解散公司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公司股东解散公司需要遵循法定程序。不同的解散原因,其程序也有所不同。

1、决议解散程序

如果是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首先要由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提出解散公司的议案。然后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对该议案进行表决。有限责任公司需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需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决议通过后,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2、法院判决解散程序

当股东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时,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法院会审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解散条件。如果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公司同样要在规定时间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要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公告债权人;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等。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综上所述,公司股东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的情况下有权解散公司,不同身份的股东行使权利的方式和程序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诸如股东解散公司后债务如何处理、股东之间对解散公司存在争议如何解决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公司解散相关事宜上有任何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