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是公司运营的重要依据,通常可以由股东自由约定诸多事项,但也存在不得约定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例如,不能约定股东可以随意抽逃出资、免除董事等高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等。公司章程的合法约定能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股东权益,而违法约定则可能导致条款无效,甚至影响公司的存续和发展。
一、公司章程有不得约定的内容吗
肯定的,公司章程存在不得约定的内容。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规则,但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制定。
1、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不得约定
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公司章程不能与之相悖。比如,《公司法》规定股东在公司成立后,不得抽逃出资。如果公司章程约定股东可以随意抽逃出资,这种约定就是无效的。因为该规定是为了保证公司资本的充实,维护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
2、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不得约定
公司的运营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若公司章程约定公司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者逃避国家税收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同样,若约定的内容会对社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等造成损害,也属于无效约定。
3、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得约定
公序良俗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和秩序。如果公司章程的某些约定违背了善良风俗、社会公德,如歧视特定群体等,该约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公司章程不得约定损害股东法定权益的内容
公司章程不能约定损害股东法定权益的内容,股东的法定权益受法律保护。
1、限制股东基本权利的约定可能无效
股东享有知情权、表决权等基本权利。如果公司章程不合理地限制股东的知情权,比如规定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必须经过不合理的繁琐程序,或者设置过高的门槛,这就可能损害股东的法定权益,该约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2、剥夺股东固有权利的约定无效
股东的固有权利是基于股东身份所享有的,不能被随意剥夺。例如,公司章程不能约定股东没有利润分配请求权,除非股东自愿放弃该权利。否则,这种约定违背了股东投资公司获取收益的基本目的,是不合法的。
3、不公平对待股东的约定可能不被认可
公司章程应公平对待所有股东,不能对部分股东进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如果公司章程约定某些股东享有特权,而其他股东承担过多义务,且没有合理的依据,这种约定可能会因为违反公平原则而无效。
三、公司章程不得约定免除公司高管法定责任的内容
公司章程不能约定免除公司高管法定责任的内容,公司高管对公司负有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1、违反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免责约定无效
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如果公司章程约定免除他们因违反这些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是不被法律认可的。例如,董事不能因为公司章程的约定而随意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
2、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免责约定无效
如果公司高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章程不能约定免除其赔偿责任。这是为了促使高管谨慎履行职责,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比如,经理因重大决策失误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不能通过公司章程约定来逃避赔偿责任。
3、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免责约定无效
除了上述责任外,公司高管还需遵守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公司章程不能通过约定来免除这些法定责任,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司治理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公司章程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治性,但在制定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能约定违反法律法规、损害股东权益、免除高管法定责任等内容。否则,这些约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如果您在公司章程制定或其他法律方面还有疑问,比如如何判断公司章程约定是否合法、出现无效约定该如何处理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