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破产后通常还是要还钱的。当企业或个人宣告破产,会进入破产程序,会对资产进行清算。在清算后按法定顺序清偿债务,有多少资产就按比例偿还相应债务,并非不用还钱。若破产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等后还有剩余,会继续偿还其他债务;若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未清偿部分在符合条件下可能豁免,但债权人仍有权利申报债权。

一、宣布破产之后还要不要还钱

宣布破产之后还是需要还钱的。破产是一种法律程序,旨在对债务人的资产进行清理和分配,以尽可能偿还债务。

1、破产清算程序

当债务人宣布破产后,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会指定破产管理人,对债务人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管理人会将债务人的财产变现,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然后按照法定的顺序进行债务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如管理人的报酬、为继续经营而产生的债务等。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再次是所欠税款。最后才是普通债权。

2、债务清偿情况

如果债务人的破产财产足够偿还全部债务,那么所有债权人都能得到全额清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破产财产往往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此时,普通债权人只能按照债权比例获得部分清偿。例如,债务人的破产财产为100万元,而普通债权总额为200万元,那么每个普通债权人只能获得其债权金额50%的清偿。

3、剩余债务处理

对于经过破产清算后仍未清偿的债务,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债务人可能不再承担继续清偿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债权人不能申报债权,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仍有权利申报自己的债权,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宣布破产之后还要不要还钱(0)

二、企业宣布破产后债务偿还顺序是怎样的

企业宣布破产后,债务偿还顺序是有严格法律规定的。这一顺序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不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1、第一顺序: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破产费用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了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支出的费用,如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等。共益债务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了使债务人财产增值或者为了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负担的债务,如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等。这些费用和债务优先从破产财产中支付,因为它们是保障破产程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支出。

2、第二顺序:职工债权

职工债权包括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职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因此,职工债权在破产清偿中处于优先地位。

3、第三顺序:税款

企业所欠的税款是对国家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清偿完破产费用、共益债务和职工债权后,应当优先偿还所欠税款。

4、第四顺序:普通债权

普通债权是指除上述债权以外的其他债权,如企业之间的货款、借款等。普通债权在破产清偿中处于最后一位。如果破产财产在支付完前面的各项债权后还有剩余,才会用于清偿普通债权。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普通债权,那么普通债权人只能按照债权比例获得部分清偿。

三、个人宣布破产后债务如何处理

个人宣布破产后,债务处理也有其特定的规则和程序。虽然我国个人破产制度还在逐步完善中,但在一些试点地区已经有了相关实践。

1、资产申报与清查

个人宣布破产后,需要向法院如实申报自己的全部资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法院会指定管理人对个人资产进行清查和评估。管理人会对申报的资产进行核实,防止债务人隐瞒财产。对于一些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如住房、基本的生活用品等,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给予一定的豁免,以保障债务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2、债务清偿计划

根据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和收入情况,管理人会制定债务清偿计划。如果债务人有稳定的收入,可能会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一定比例偿还债务。例如,债务人每月收入5000元,扣除必要的生活费用后,每月可以拿出2000元用于偿还债务。那么在一定期限内,如3 - 5年,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清偿。如果债务人的资产较多,会先对资产进行变现,然后用变现所得偿还债务。

3、剩余债务豁免

在个人破产程序中,如果债务人按照债务清偿计划履行了还款义务,并且经过一定的考察期,如5 - 7年,对于剩余未清偿的债务,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能会获得豁免。但这并不意味着债务人可以随意逃避债务,在破产期间,债务人的消费行为会受到一定限制,不能进行高消费活动。同时,债务人需要积极配合管理人的工作,如实提供财务信息。

综上所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宣布破产,都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对债务进行处理和偿还。在实际生活中,还会涉及到破产欺诈、破产重整等更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如果您在破产相关方面遇到了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