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单位和劳动局是否有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而言,单位在保障员工安全、及时救治、申请工伤认定等方面负有责任;劳动局则在工伤认定、监督等方面承担职责。若单位未履行相关义务、劳动局未依法进行认定等,都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
一、工伤后单位和劳动局有责任吗
工伤后单位和劳动局是否有责任需要分情况来看。对于单位来说,其责任是比较明确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单位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如果单位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员工发生工伤,那么单位肯定是有责任的。
1、及时救治与申报义务
当员工发生工伤时,单位应及时将员工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支付相关费用
如果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单位还需要承担一些费用,比如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如果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员工的工伤赔偿费用将全部由单位承担。
对于劳动局而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工伤认定等工作。如果劳动局在工伤认定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那么通常是没有责任的。但如果劳动局工作人员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导致工伤认定结果错误,影响员工权益,那么劳动局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工伤后单位未履行责任怎么办
如果工伤后单位未履行责任,员工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员工可以与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1、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伤事故报告等,以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伤的事实。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
2、提起诉讼
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依法作出判决。员工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责令单位改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劳动局在工伤认定中违规操作怎么办
如果发现劳动局在工伤认定中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当事人也有相应的救济途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内部的监督机制,上级部门会对下级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1、行政诉讼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会对劳动局的工伤认定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如果认定劳动局的行为违法,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该工伤认定决定,并可以判决劳动局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2、投诉举报
当事人还可以向相关的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对劳动局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如果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构成违法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工伤后单位和劳动局是否有责任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单位在工伤保障方面有着诸多法定责任,而劳动局则在工伤认定等工作中应依法依规操作。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单位和劳动局责任界定不清、员工维权困难等问题。如果您在工伤相关问题上还有其他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