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文将详细阐述侵犯著作权罪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表现形式、法律后果等,还会探讨相关的追诉标准及司法认定问题。
一、侵犯著作权罪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罪,是一种严重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未经许可进行复制发行或网络传播,会严重损害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和创作积极性。例如,一些不法分子未经知名作家许可,擅自将其小说复制成盗版书籍在市场上销售,或者上传到网络供他人免费下载,这就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出版单位通过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获得了图书的专有出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出版该图书,就构成了对专有出版权的侵犯。比如,某出版社拥有某本畅销书的专有出版权,而另一家出版社未经授权出版了同一本书,这就属于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权利。未经许可复制发行或网络传播这些制品,会影响制作者的收益。例如,一些人未经音乐公司许可,将其制作的音乐专辑复制成光盘出售,或者在网络平台上传播,这就侵犯了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假冒者的署名权,也欺骗了消费者。比如,有人制作假冒知名画家署名的画作并出售,这既损害了画家的声誉,也让购买者遭受经济损失。

二、侵犯著作权罪的追诉标准
对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追诉,有一定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九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1、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
违法所得数额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之一。这里的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通过侵犯著作权行为所获得的实际利润。在计算违法所得时,要扣除合理的成本和费用。例如,一个盗版图书销售者,其销售盗版图书的总收入为五万元,但进货成本、运输费用等合理成本为两万元,那么其违法所得就是三万元。
2、非法经营数额的认定
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3、复制品数量的认定
复制品数量也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制发行的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达到一定标准,就构成犯罪。例如,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计算机软件,复制品数量在一千张(份)以上的,就可能被追诉。
三、侵犯著作权罪的司法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要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营利目的。如果行为人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即使实施了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也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例如,有人为了学习和研究,复制了少量的作品,这种行为就不构成犯罪。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认定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关键要件之一。一般来说,判断是否未经许可,要以著作权人是否明确表示同意为依据。如果没有取得著作权人的书面或口头许可,或者超出了许可的范围和期限进行复制发行等行为,就属于未经许可。例如,著作权人只许可了在一定期限内、一定地域范围内复制发行其作品,而行为人超出了这个范围进行复制发行,就构成了侵权。
2、“复制发行”的认定
“复制发行”包括复制、发行或者既复制又发行的行为。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发行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行为。例如,将盗版书籍印刷出来并销售,就是典型的复制发行行为。
3、与其他相关犯罪的区别
侵犯著作权罪需要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其他相关犯罪进行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侵犯著作权罪侧重于复制发行等行为,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侧重于销售行为。
综上所述,侵犯著作权罪包括多种具体情形,其追诉有明确标准,司法认定也有严格的规则。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与著作权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保护著作权、著作权侵权的赔偿标准等。如果您在著作权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