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损人伤通常不需要分开划分责任。在交通事故中,一般是对整个事故进行责任认定,以此确定各方对车损和人伤的赔偿责任。事故责任划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具体情况,包括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等。责任划分后,根据责任比例对车损和人伤的赔偿进行确定。
一、车损人伤要分开划分责任吗
车损人伤通常不需要分开划分责任。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交警部门会对整个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事故的责任归属。
1、统一责任认定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这里的责任认定是针对整个事故而言,涵盖了车损和人伤等所有后果。例如,在两车相撞的事故中,如果一方车辆驾驶员闯红灯导致事故发生,那么该驾驶员通常会被认定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这个责任认定适用于双方车辆的损坏以及人员的受伤情况。
2、赔偿依据统一责任
责任认定后,赔偿是按照责任比例来进行的。无论是车损的维修费用,还是人伤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都依据统一的责任划分来确定各方的赔偿份额。比如,一方被认定承担70%的责任,那么对于对方的车损和人伤,该方都要按照70%的比例进行赔偿。

二、车损人伤责任划分的依据有哪些
车损人伤责任划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事故的具体情况。
1、交通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是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如超速、酒驾、闯红灯等,往往会被认定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例如,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如果因酒驾引发事故,酒驾者通常会承担较重的责任。
2、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
交警会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如,在变道事故中,如果一方车辆在变道时未提前开启转向灯,影响了正常行驶的车辆,导致碰撞发生,那么变道车辆的驾驶员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主要作用,可能会被认定承担主要责任。
3、过错严重程度
过错的严重程度也是责任划分的考虑因素。故意违法或存在重大过失的一方,其承担的责任可能会更重。例如,在明知车辆刹车存在故障的情况下仍然上路行驶,导致事故发生,这种过错严重程度较高,责任认定时会更倾向于让该方承担主要责任。
三、车损人伤责任划分后如何赔偿
车损人伤责任划分后,赔偿按照责任比例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
1、交强险赔偿
首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有一定的赔偿限额,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例如,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
2、商业险赔偿
如果交强险赔偿后仍有不足,且一方购买了商业险,如第三者责任险等,那么商业险会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比如,一方承担70%的责任,在交强险赔偿后,剩余的费用由商业险在其保险额度内按照70%的比例进行赔偿。
3、个人赔偿
如果商业险赔偿后还有不足部分,或者一方没有购买商业险,那么不足部分由责任方个人承担。例如,事故造成的总损失较大,商业险额度用完后还有剩余费用,责任方就需要用个人财产进行赔偿。
车损人伤的处理涉及责任划分和赔偿等多个环节。责任划分是统一进行的,依据交通法规和事故具体情况;赔偿则按照交强险、商业险和个人承担的顺序进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复杂的情况,如多方事故、保险理赔纠纷等。如果您在车损人伤的处理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