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意味着败诉方没有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可能面临强制执行,其次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个人信用和生活,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一、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会产生多方面严重的法律后果。

1、强制执行

胜诉方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会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例如,若被执行人名下有房产,法院有权进行拍卖,以所得款项来履行判决。

2、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根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这会增加被执行人的经济负担。

3、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被列入名单后,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会受到限制。同时,在生活中也会受到诸多不便,比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

4、司法拘留

对拒不履行判决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

5、刑事责任

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

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会有什么法律后果(0)

二、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多久会强制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一般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1、申请执行的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法院受理与执行

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会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一旦立案,法院会立即采取执行措施。不过,实际执行的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找难度等。

3、特殊情况

如果在判决书中规定了自动履行期,那么需要等自动履行期届满后,若被执行人仍未履行,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三、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胜诉方可以按以下步骤申请强制执行。

1、准备申请材料

需要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等;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如果是委托代理人申请执行的,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2、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是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提交申请

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4、配合法院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要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信息。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

判决书生效后未赔付会带来强制执行、信用受损、承担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了解未赔付多久会强制执行以及如何申请强制执行等相关内容,有助于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执行难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