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侵权主体指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其范围主要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行政机关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可能侵权;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依授权行使特定行政权力也会侵权;受委托组织和个人基于委托行使权力时也可能造成侵权。了解这些范围有助于明确责任主体,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一、行政侵权主体的范围有什么

行政侵权主体是指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组织或个人。行政侵权主体的范围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最常见的行政侵权主体。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若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就构成行政侵权。例如,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违法对公民进行拘留;税务机关违法进行征税等行为。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这类组织本身并非行政机关,但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能够行使特定的行政权力。当它们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时,若出现侵权行为,也属于行政侵权主体。比如,卫生防疫站根据相关卫生法规的授权,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和处罚,若其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力,侵害了食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就构成行政侵权。

3、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

受行政机关委托,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它们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行为,后果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如果其在行使委托职权时造成了侵权,同样属于行政侵权主体的范畴。例如,乡政府委托村委会代收相关费用,若村委会在代收过程中采取了不合理的手段,侵害了村民的权益,也构成行政侵权。

行政侵权主体的范围有什么(0)

二、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侵权主体的特点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侵权主体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1、职权法定性

行政机关的权力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其只能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一旦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就容易构成行政侵权。例如,规划部门只能对城市规划相关事务进行管理,若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无端干涉,就属于超越职权的行政侵权行为。

2、责任明确性

行政机关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权力,当发生行政侵权时,责任主体明确。受害人可以直接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而且行政机关有独立的财政预算,能够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某县工商局违法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企业可以直接以县工商局为被告,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3、管理广泛性

行政机关管理的事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联系密切。这也导致其侵权的可能性和范围相对较广。无论是交通管理、市场监管还是环境保护等领域,行政机关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到相对人的权益。

三、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成为行政侵权主体的情形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特定情形下会成为行政侵权主体。

1、超越授权范围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若其超越了授权范围实施行为,就可能构成行政侵权。例如,某高校根据相关法规被授权进行学位授予管理,但该校却以学位授予为由,对学生的其他个人事务进行不合理干涉,这就超越了授权范围,可能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2、滥用授权权力

即使在授权范围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也应合理、公正地行使权力。若其滥用权力,如在进行检查、处罚等行为时,故意刁难相对人,或者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也会构成行政侵权。比如,某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对企业产品进行质量抽检,但在抽检过程中,故意提高检测标准,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授权不明确导致的侵权

当法律法规对授权组织的授权不够明确时,授权组织可能因理解偏差而实施侵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授权组织同样要承担行政侵权责任。例如,法规对某行业协会的监管权力表述模糊,该协会在执行过程中错误地对会员企业进行了处罚,侵害了企业的权益。

综上所述,行政侵权主体的范围涵盖了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了解行政侵权主体的范围、特点以及不同主体成为侵权主体的情形,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那么,行政侵权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行政侵权发生后,受害人应如何进行有效的维权?如果您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