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时被告是未成年人,法律会给予特殊保护。法院会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为其指定辩护人,审理过程一般不公开。在量刑时也会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惩罚为辅。

一、开庭时被告是未成年会怎样

当开庭时被告是未成年人,法律有一系列特殊规定和程序来保障其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1、指定辩护人

如果未成年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是为了确保未成年人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2、不公开审理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不公开审理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避免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量刑考量

在量刑方面,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开庭时被告是未成年会怎样(0)

二、开庭时未成年被告的法定代理人有哪些权利

开庭时未成年被告的法定代理人拥有多项重要权利。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1、行使诉讼权利

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例如,在法庭上可以进行陈述、辩论等,表达未成年人的意见和诉求。

2、申请回避

如果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可以申请他们回避。这有助于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进行。

3、对判决的异议权

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如果未成年人本人没有提出上诉,法定代理人可以提出上诉。这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进一步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

三、开庭时未成年被告的审判程序有什么特点

开庭时未成年被告的审判程序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是围绕着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展开。

1、专门的审判组织

一些法院设有专门的少年法庭,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组成。这些审判人员更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能够更好地进行审判工作。

2、教育为主的审判方式

在审判过程中,审判人员会采用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方式进行讯问和审理。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3、社会调查制度

在审判前,法院会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这有助于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的情况,为准确量刑和制定合适的矫正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开庭时被告是未成年人在法律程序、权利保障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那么,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后续矫正措施有哪些?未成年人在诉讼过程中拒绝法定代理人到场该如何处理?如果你有更多关于未成年人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