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劳动关系,需先明确仲裁受理范围,准备好相关材料,按流程向仲裁委提出申请。要注意在规定时效内进行,且证据要充分有效。
一、怎么样申请仲裁劳动关系
申请仲裁劳动关系,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申请步骤。
1、确定仲裁委员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所以,要先确定有管辖权的仲裁委。
2、准备仲裁申请材料
需撰写仲裁申请书,内容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同时,要准备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3、提交申请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4、参加仲裁庭审
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双方当事人需按照通知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事实、进行辩论,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二、申请仲裁劳动关系需要什么材料
申请仲裁劳动关系时,准备充分的材料至关重要。
1、身份证明材料
劳动者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证明自己的身份。用人单位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
2、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这是关键材料。如劳动合同,它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文件。若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也可作为证据。
3、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详细写明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仲裁请求要明确具体,如确认劳动关系存续的时间段等。事实和理由部分要清晰阐述双方劳动关系的形成过程等情况。
4、其他证据材料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证据。例如,证人证言,若有同事能证明劳动关系,可让其出具书面证言并签字按手印;若涉及加班工资等请求,还需提供加班的相关证据。
三、申请仲裁劳动关系的时效是多久
申请仲裁劳动关系有时效限制,这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
1、一般时效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从知道该情况之日起一年内可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2、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特殊情况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综上所述,申请仲裁劳动关系要按规定流程进行,准备好相关材料,并注意时效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仲裁过程中证据不足如何处理等问题。如果您在申请仲裁劳动关系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