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未成年被未成年打,需根据具体情况追究法律责任。若情节较轻,可通过学校、家长协商解决;若构成治安违法,会从轻或减轻处罚;若构成犯罪,要根据年龄和犯罪情节判断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受害者可要求民事赔偿。
一、未成年被未成年打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当遇到未成年被未成年打这种情况,追究法律责任要依据不同情形来判断。
1、情节轻微的情况
如果伤害后果比较轻微,未达到轻微伤以上的程度,通常不会涉及到刑事或治安处罚。这种情况下,首先可以由学校、双方家长进行沟通协商。学校可以对打人的未成年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责任。
2、构成治安违法的情况
若伤害程度达到轻微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公安机关可能会对打人的未成年进行训诫、罚款等处罚。
3、构成犯罪的情况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严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民事赔偿责任
不管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或治安违法,打人的未成年及其监护人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二、未成年被未成年打成重伤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未成年被未成年打成重伤,这种情况相对严重,追究法律责任的流程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1、刑事责任的追究
如果打人者已满十二周岁,根据法律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手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司法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收集相关证据,然后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进行审判。
2、民事赔偿的要求
受害者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打人者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由于重伤可能会对受害者的身体和未来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赔偿金额通常会相对较高。
3、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
在整个法律程序中,要注重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相关部门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等帮助,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受害者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三、未成年被未成年多次殴打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未成年被未成年多次殴打,这种情况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和持续性,追究法律责任时需要更严肃对待。
1、收集证据
受害者及其监护人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的视频、照片、证人证言、医院的诊断证明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追究法律责任至关重要。多次殴打说明存在持续的侵害行为,证据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可以更有力地证明侵害事实。
2、向学校和公安机关反映
首先可以向学校反映情况,要求学校采取措施制止这种行为,并对打人者进行教育和处理。同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证据和调查情况来判断是否构成违法犯罪。如果构成治安违法,会依法进行处罚;如果构成犯罪,会立案侦查。
3、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若多次殴打导致受害者达到轻伤以上程度,打人者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及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同时,受害者依然可以要求打人者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身体伤害的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因为多次殴打可能会给受害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创伤,精神损害赔偿在这种情况下也较为合理。
综上所述,未成年被未成年打追究法律责任要根据具体的伤害程度、行为次数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未成年打人后拒不承认、赔偿难以执行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