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的判刑年限需根据具体犯罪情节和涉及金额等因素判断。一般可能涉及职务侵占罪或挪用资金罪等罪名,不同罪名量刑标准不同。下面将详细分析该问题及相关情况。
一、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判多少年
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这种行为可能涉嫌多种犯罪,常见的是职务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1、数额标准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数额较大的起点可能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巨大的起点可能在一百万元以上。
2、量刑考量因素
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能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积极退赃退赔,取得公司谅解,也可能对量刑产生有利影响。

二、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构成什么犯罪
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通常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1、构成要件
主体方面,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在以公司名义要账的情况下,实施该行为的人通常是公司的员工,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求。客观方面,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在公司中担任的职务所赋予的权力和便利条件,将要回的账款非法占为己有。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的故意。
2、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职务侵占罪主要是利用职务便利,而诈骗罪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是暂时挪用公司资金,有归还的意图,而职务侵占罪是将公司财物永久非法占有。
三、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后如何追款
当发生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的情况,公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追款。
1、刑事报案
公司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如要账的合同、账款明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等。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追回赃款。如果赃款被挥霍,在犯罪嫌疑人有其他财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追缴。
2、民事诉讼
公司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犯罪嫌疑人返还账款。在民事诉讼中,公司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账款的归属和嫌疑人的侵占行为。法院判决后,如果嫌疑人不履行判决,公司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查封、扣押、冻结嫌疑人的财产等方式实现追款目的。
综上所述,以公司名义要账携款逃跑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公司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以公司名义要账过程中出现其他纠纷、不同身份人员实施该行为的法律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