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上一般存在误工费情况。若在工作过程中因侵权等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产生误工损失,通常可主张误工费。误工费赔偿关键在于有实际误工时间和收入减少的事实,与是否为新职无必然联系,只要能证明相关情况,就可能获得赔偿。
一、新职上有误工费吗
在新职上是可能存在误工费的。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1、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受害人有证据证明其因侵权行为导致了误工损失,就有权要求赔偿误工费。这与是否是新入职的工作并无直接关联。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认定条件
要获得误工费赔偿,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要有实际的误工时间,这通常需要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等予以证实。要有收入减少的事实。对于新职人员,如果能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单位误工证明等,证明自己在受伤期间确实无法工作且收入减少,就可以主张误工费。比如,一名新入职员工在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导致无法正常上班,其所在单位出具了误工证明,证明其请假期间未发放工资,同时该员工能提供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和工资发放记录,那么他就可以要求侵权方赔偿误工费。

二、新职上误工费的计算方式
新职上误工费的计算方式与一般误工费计算方式基本相同。
1、有固定收入的情况
如果新职人员有固定收入,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例如,新入职员工每月工资为5000元,因受伤误工一个月,且单位在这一个月未发放工资,那么其误工费就是5000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提供准确的工资收入证明,如工资条、银行流水等。
2、无固定收入的情况
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新职人员,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比如,一名新入职的自由职业者,无法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证明,其从事的是设计行业,那么就可以参照当地设计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误工费。
三、新职上主张误工费需要的证据
新职上主张误工费需要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
1、收入证明相关证据
包括劳动合同,它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约定的工资待遇等情况。工资流水可以直观地反映工资收入情况和收入减少的事实。单位误工证明则明确了误工时间和因误工未发放工资的情况。例如,新入职员工小李,其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6000元,工资流水显示受伤后工资停发,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说明了其请假期间未发放工资,这些证据共同构成了收入证明的证据链。
2、误工时间证明相关证据
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是重要的误工时间证明,如诊断证明、出院小结等,上面会记载受伤情况和建议休息的时间。如果有鉴定机构出具的关于误工时间的鉴定意见,也具有很强的证明力。比如,小张在新职上受伤,医院诊断证明建议休息两个月,这就可以作为误工时间的有力证据。
综上所述,新职上是可能存在误工费的,其计算方式和主张所需证据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新职人员误工费赔偿争议如何解决、不同行业新职误工费计算差异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新职误工费等法律问题上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