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有明确规定。若能确定侵权人,其承担侵权责任;难以确定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先补偿,后若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免责,物业服务企业等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的,也需承担相应责任。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受害者权益,督促各方履行义务。
一、民法典高空抛物的侵权责任有哪些
《民法典》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作出了详细且明确的规定。明确了直接侵权人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能够确定具体的抛物人,那么该抛物人必须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1、难以确定侵权人的情况
当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承担补偿责任。这是为了在无法找到直接侵权人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不过,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在承担补偿责任后,如果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2、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人的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这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等加强对建筑物的管理,比如安装监控设备、设置警示标识等。

二、民法典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
在高空抛物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受害者需要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以及损害是由高空抛物行为导致的。而对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来说,他们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
1、受害者的举证
受害者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等,以证明自己的人身或财产受到了损害,并且该损害与高空抛物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举证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要证明自己在侵权行为发生时,不具备实施抛物行为的条件。例如,提供自己当时不在家的证据,如出行记录、证人证言等。如果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就可以免除补偿责任。
3、物业服务企业的举证
物业服务企业需要证明自己已经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比如,提供监控设备的安装记录、维护记录,以及设置警示标识的照片等,以证明自己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
三、民法典高空抛物侵权责任对社会的影响
《民法典》关于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规定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从保障受害者权益角度来看,它为受害者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在过去,高空抛物案件常常因为难以确定侵权人而导致受害者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而现在,即使难以找到直接侵权人,受害者也能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那里获得一定的补偿。
1、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
这一规定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作为建筑物使用人,可能会因为高空抛物行为而承担责任,从而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随意向窗外抛掷物品。
2、促进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规定促使其加强对建筑物的管理。物业服务企业会积极采取各种安全保障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减少高空抛物事件的发生。
3、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该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明确责任,能够及时解决高空抛物引发的纠纷,避免矛盾的激化,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民法典》对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规定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直接侵权人的责任、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责任、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人的责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这些规定对保障受害者权益、增强公众安全意识、促进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高空抛物与其他侵权行为竞合、物业服务企业责任范围界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