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旨在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其赔偿范围主要涵盖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赔偿标准依据不同类型的损害,如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等确定。了解这些范围和标准,有助于被害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1、赔偿范围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财产损害赔偿,包括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损失,以及犯罪行为损坏的财物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修理费等。
2、赔偿标准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误工费,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财产损害赔偿一般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吗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1、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这是因为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是惩罚犯罪,保障社会秩序,而精神损害赔偿更多地侧重于对受害人精神痛苦的抚慰。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分子的刑事处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受害人起到了精神抚慰作用。
2、特殊情况
虽然通常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但在一些特殊的民事侵权领域,如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由于其程序和性质的特殊性,目前精神损害赔偿难以得到支持。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适用问题,也在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中。
三、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与民事赔偿标准有何不同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与民事赔偿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1、赔偿范围侧重点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主要侧重于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其目的是弥补受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经济损失,保障受害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恢复。而民事赔偿范围更为广泛,除了物质损失外,还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等。在民事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的,可以依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赔偿依据和计算方式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计算通常依据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实际损失,以填平损失为主要原则。例如,在人身损害赔偿中,按照实际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进行计算。而民事赔偿在计算时,可能会考虑更多的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情节等。在一些民事侵权案件中,如果侵权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可能会承担更高的赔偿责任。民事赔偿在计算精神损害赔偿时,会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等多种因素。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有其特定的范围和标准,与民事赔偿存在差异,且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存在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是多久、如何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责任主体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