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程序是指受害人提起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的步骤、方法、顺序、形式等要求。它主要包括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程序和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程序,前者需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后者可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一、行政赔偿程序是如何进行

行政赔偿程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程序。当受害人单独要求行政赔偿时,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这是因为赔偿义务机关对自身的行政行为更为了解,有利于及时解决赔偿问题。赔偿义务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属于本机关赔偿范围、请求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等。

1、赔偿义务机关决定

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就会与请求人协商赔偿方式、金额等内容,达成一致后制作赔偿决定书并执行。若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会书面通知请求人并说明理由。请求人对不予赔偿决定不服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程序

受害人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在行政复议中,复议机关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且造成了损害,会在作出复议决定的同时,决定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会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若认定行政行为违法并给受害人造成损失,会判决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行政赔偿程序是如何进行(0)

二、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程序要点

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程序有其独特的要点。第一,赔偿请求人必须向明确的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不同的行政侵权行为,赔偿义务机关不同。例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1、申请的形式要求

赔偿请求人应当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的年、月、日。如果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

2、赔偿义务机关的处理期限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进行协商。

三、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程序优势

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一,提高效率。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可以避免单独提出赔偿请求时可能出现的重复审查程序。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赔偿问题,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使受害人更快地获得赔偿。

1、增加维权力度

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可以借助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程序,增强维权的力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审查标准,能够对行政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在这种情况下,赔偿请求更容易得到支持,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2、保障赔偿实现

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决定或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不履行决定或判决,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要求强制执行,从而保障赔偿的实现。

综上所述,行政赔偿程序包括单独提出和一并提出两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受害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是怎样的、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有哪些区别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果您在行政赔偿方面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