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是否构成犯罪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销售金额等达到一定标准,就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若未达到标准,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以下将对该问题及相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用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构成犯罪吗
用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可能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犯罪构成要件
主观方面,生产者、销售者必须是故意为之,具有欺骗消费者以获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客观方面,实施了用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销售金额标准。
2、举例说明
比如某商家将一些存在质量瑕疵、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电子产品,当作合格的电子产品销售,且销售金额达到了五万元以上,就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二、用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法律后果
用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除了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外,还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如果用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处罚。
三、用不合格建材冒充合格建材的法律责任
用不合格建材冒充合格建材同样可能面临刑事和行政责任。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不合格建材,可能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危及公共安全。
1、刑事法律责任
若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同时,如果因使用不合格建材导致建筑工程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可能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行政法律责任
即使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相关部门也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对生产者、销售者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综上所述,用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在不同的产品领域都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可能构成犯罪,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像用不合格化妆品冒充合格化妆品、用不合格药品冒充合格药品等情况又会有怎样的法律规定呢?如果遇到此类法律问题,你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