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主要有三种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这三种情形是工伤认定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准确把握这些情形有利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
一、工伤认定有哪三条情形
工伤认定的三条常见情形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这是最典型的工伤情形。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比如正常的工作日、上班时间段等。工作场所则是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当职工在这样的时间和地点,因为工作相关的事情受到事故伤害,就可以认定为工伤。例如,工厂里的工人在操作机器时,因机器故障导致受伤,就符合这种情形。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工作前后的预备和收尾工作同样重要。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准备,如上班前对工作设备进行检查、清洁等;收尾性工作是指工作结束后的清理、整理等。比如,员工在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不小心被工具绊倒受伤,就属于这种情况。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当职工在工作中,因为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时,也可认定为工伤。例如,商场的保安在制止小偷行窃时被小偷打伤,保安是为了履行保护商场安全和秩序的职责而受伤,符合该情形。

二、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认定要点
准确认定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受伤至关重要。
1、工作时间的认定
工作时间不仅包括正常的工作班次和上班时间,还包括单位临时安排加班的时间、值班时间等。对于一些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只要是在单位规定的合理工作时间段内,都应认定为工作时间。例如,快递员在派送快递过程中受伤,其工作时间就是从开始取件到派送完成的整个时间段。
2、工作场所的范围
工作场所不仅局限于单位的办公区域,还包括因工作需要而前往的其他地点。比如,销售人员为了拓展业务去客户公司洽谈,在客户公司的场所内受伤,也应认定为在工作场所受伤。单位的附属设施区域,如食堂、卫生间等,如果是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合理使用的,也属于工作场所的范畴。
3、工作原因的界定
工作原因是指职工所受伤害与工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因为执行工作任务、完成工作内容而导致的伤害。例如,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因电脑突然爆炸受伤,电脑爆炸与他的编程工作存在直接关联,就是因工作原因受伤。
三、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工伤认定解析
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的工伤认定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因素。
1、工作职责的明确性
职工所履行的工作职责必须是明确的,有单位的规定或者领导的指派。例如,警察在执行抓捕任务时被犯罪嫌疑人袭击受伤,抓捕任务是警察明确的工作职责。如果职工超出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去处理事情而受到暴力伤害,可能就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2、暴力伤害与工作职责的关联性
暴力伤害必须是因为履行工作职责而直接引发的。比如,超市收银员因为拒绝顾客不合理的赊账要求而被顾客殴打,收银员拒绝赊账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殴打行为与工作职责存在直接关联。
3、证据的收集
职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证据可以包括现场证人证言、监控视频、报警记录等。例如,在上述保安被小偷打伤的案例中,商场的监控视频和其他员工的证言就是重要的证据。
了解工伤认定的三条情形以及相关的要点和解析,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非常关键。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复杂的工伤认定问题,比如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职业病的工伤认定等。如果您在工伤认定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