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通常是必须履行的。它是在法院或相关机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若不履行,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不过,存在特定情形可对调解书提出异议,如存在欺诈、胁迫等。
一、调解书必须履行吗
一般情况下,调解书是必须履行的。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自愿达成的协议,它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从法律效力上来说,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效力。一旦双方当事人签收了调解书,就意味着对调解协议内容的认可和接受,就应当按照调解书所确定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
1、法律强制力保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多种强制执行措施,以保障调解书的履行。
2、维护司法秩序和公信力
履行调解书也是维护司法秩序和司法公信力的需要。如果当事人随意不履行调解书,那么司法机关主持的调解工作将失去意义,也会破坏整个司法系统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特殊情况的救济
当然,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调解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不履行调解书的后果有哪些
不履行调解书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于不履行调解书的一方来说,首先面临的就是司法强制执行。
1、财产方面的强制执行
法院可以对其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包括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不动产和动产。同时,还可以冻结其银行账户,直接划扣账户内的资金用于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
2、信用方面的影响
不履行调解书还会对个人的信用产生负面影响。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将限制其在金融信贷、高消费等诸多方面的行为。例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一等座,不能在星级以上酒店消费等。
3、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一旦被认定构成该罪,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调解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履行
虽然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应当履行,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不履行的。
1、调解协议违法
如果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调解书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例如,调解协议的内容涉及到非法交易、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况,当事人可以主张不履行该调解书。
2、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
如果在调解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存在重大误解,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显失公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调解书。比如,一方当事人因对法律规定或者事实情况存在错误认识而签订了调解协议,且这种错误认识对其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3、调解程序违法
如果调解程序违反了法定程序,比如调解过程中没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没有给予当事人充分的陈述和辩论机会等,当事人也可以对调解书提出异议,不履行该调解书。
综上所述,调解书一般情况下必须履行,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不履行的可能。在实际生活中,涉及到调解书履行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申请再审的具体流程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