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人偏方无效是否能告对方非法行医,需看对方是否符合非法行医的构成要件。若对方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从事医疗活动,即便偏方无效也可能构成非法行医;若只是提供偏方且未进行实质医疗行为,一般不构成。还需考虑是否造成损害后果等因素。

一、用他人偏方无效告对方非法行医可行吗

用他人偏方无效就告对方非法行医,不一定可行。判断是否构成非法行医需看是否满足非法行医的构成要件。

1、非法行医的认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才构成非法行医。若对方没有医生执业资格,使用偏方为他人治疗疾病,就可能符合非法行医的主体要件。例如,一些江湖郎中,没有正规的医学资质,却四处给人看病开偏方。

2、行为与结果的关系

仅偏方无效不能直接认定为非法行医。非法行医通常还要求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如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误治疗等。如果只是用了偏方没效果,但没有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很难认定对方构成非法行医。

3、具体情况分析

要是对方只是好心提供了一个偏方,并未进行诊断、治疗等医疗行为,不能简单认定为非法行医。比如亲戚朋友之间分享一个治疗咳嗽的偏方,这不属于非法行医范畴。

用他人偏方无效告对方非法行医可行吗(0)

二、用他人无效偏方告非法行医的法律依据

告对方非法行医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1、《刑法》规定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等。

2、相关司法解释

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非法行医的情形,如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等。若对方符合这些情形,使用偏方治病就可能构成非法行医。

3、证据的重要性

要依据法律告对方非法行医,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比如证明对方没有医生执业资格,有使用偏方进行医疗行为的证据,以及因使用偏方造成不良后果的证据等。

三、无效偏方使用后如何判断非法行医

判断使用无效偏方后对方是否构成非法行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主体资格审查

首先要确定对方是否有医生执业资格。可以通过向卫生健康部门查询等方式来确认。如果对方没有合法的行医资质,使用偏方治病就存在非法行医的可能性。

2、医疗行为认定

看对方是否实施了诊断、治疗等医疗行为。单纯提供偏方,没有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等诊断过程,一般不构成非法行医。但如果对方进行了全面的病情询问、诊断,并开出偏方,就可能属于医疗行为。

3、损害后果判断

看使用偏方后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如患者原本病情稳定,使用偏方后病情恶化,或者出现了新的健康问题等。若有损害后果,还需证明该后果与使用偏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用他人偏方无效告对方非法行医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像使用偏方导致病情加重、使用无资质人员提供的偏方等情况,是否构成非法行医都需具体分析。如果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