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一般不再受限制。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一、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如何算
一般情况下,一旦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追诉时效就会产生特殊的计算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1、逃避侦查或审判的情形
当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后,采取逃跑、隐匿等方式逃避侦查或者审判,那么追诉时效就会被无限期延长。例如,甲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后甲为了躲避法律制裁,逃到外地隐姓埋名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只要将甲抓捕归案,都可以对其盗窃罪进行追诉。
2、正常情况下的追诉时效
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逃避侦查或者审判,司法机关正常开展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那么追诉时效就会暂时停止计算。直到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等环节。例如,乙因诈骗罪被立案侦查后,配合司法机关调查,案件按正常流程进行,此时追诉时效就按司法程序的进展来处理,而不是继续按原来的时效计算。

二、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的特殊规定有哪些
除了上述一般规则外,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还有一些特殊规定。
1、被害人控告未立案的情形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比如,丙被丁故意伤害,丙在追诉期限内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但公安机关由于某些原因应当立案却未立案。那么即使过了原本的追诉期限,仍然可以对丁的故意伤害行为进行追诉。
2、持续犯和连续犯的情况
对于持续犯和连续犯,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在立案侦查后,犯罪行为仍在持续或者连续实施,那么追诉时效也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例如,戊长期实施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在被立案侦查时,非法拘禁行为还在继续,那么追诉时效就从其停止非法拘禁行为之日起计算。
三、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与犯罪类型的关系
不同的犯罪类型,在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的计算也存在差异。
1、轻微犯罪的追诉时效
对于一些轻微犯罪,如一些法定最高刑较低的犯罪,即使立案侦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并且司法机关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处理,追诉时效的影响相对较小。例如,一些初犯的小额盗窃罪,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会有处理结果。
2、严重犯罪的追诉时效
对于严重犯罪,如故意杀人、抢劫等,立案侦查后,由于其社会危害性大,追诉时效的限制往往会更严格。即使经过较长时间,只要符合相关规定,仍然会被追诉。例如,己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被立案侦查,无论其逃避多久,只要被抓获,都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立案侦查后追诉时效的计算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犯罪嫌疑人是否逃避侦查、是否存在特殊规定以及犯罪类型等。在实际法律问题中,可能还会遇到追诉时效中断、延长等更复杂的情况。如果您在这方面有具体的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