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权利时效过了,持票人通常会丧失票据权利,但仍有可能行使民事权利进行追索。根据法律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以下将详细阐述票据权利时效过后追索的相关情况。

一、票据权利时效过了还能追索吗

当票据权利时效过了,持票人在一定程度上仍有追索的可能,但权利性质会发生转变。

1、票据权利丧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一旦超过这些时效,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就会丧失。

2、民事权利仍存

虽然票据权利丧失,但持票人仍享有民事权利。《票据法》第十八条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也就是说,持票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出票人或承兑人返还相应款项。

票据权利时效过了还能追索吗(0)

二、票据权利时效过了如何进行追索

当票据权利时效过了,持票人若要进行追索,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收集证据

持票人需要收集与票据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票据本身、交易合同、发货凭证、往来函件等,以证明票据的真实性、票据权利的存在以及自己曾经合法持有票据。这些证据将在后续的追索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2、确定被告

根据法律规定,持票人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因此,持票人需要确定是向出票人还是承兑人进行追索,并准备好相关的身份证明和被告的信息。

3、提起民事诉讼

持票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遵循法定的程序,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判决支持持票人的请求,出票人或承兑人就需要返还相应款项。

三、票据权利时效过了追索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票据权利时效过了进行追索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1、举证困难

由于时间的推移,相关证据可能会丢失或难以获取。例如,交易合同可能已经遗失,发货凭证可能模糊不清等。这就增加了持票人证明自己曾经合法持有票据以及票据权利存在的难度。如果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法院可能不会支持持票人的诉讼请求。

2、对方抗辩

出票人或承兑人可能会提出各种抗辩理由。比如,他们可能会主张持票人在取得票据时存在恶意或重大过失,或者认为票据本身存在瑕疵等。一旦这些抗辩理由被法院采纳,持票人的追索请求就可能会被驳回。

3、执行风险

即使法院判决持票人胜诉,也可能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出票人或承兑人可能没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或者故意逃避执行。这就导致持票人虽然赢得了诉讼,但仍无法实际获得相应的款项。

综上所述,票据权利时效过了后,持票人虽不能以票据权利进行追索,但可通过民事权利尝试。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举证困难、对方抗辩等。关于票据权利时效的计算方式、不同类型票据在时效过后追索的特殊规定等问题,大家也可能存在疑惑。如果您在票据权利时效过后的追索问题上有更多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