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范畴内,可向法院申请撤销的情况有多种,常见于民事行为、仲裁裁决等方面。比如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或胁迫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等,当事人可依法申请撤销。符合法定情形时,仲裁裁决也能向法院申请撤销。

一、哪些情况可向法院申请撤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存在多种情形可向法院申请撤销。

1、基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比如甲误将赝品画作当作真品购买,这种情况下甲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购买行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例如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质量问题,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可申请撤销交易。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也可申请撤销。

2、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比如在对方急需资金时,以极低价格收购其重要资产。

3、可撤销的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哪些情况可向法院申请撤销(0)

二、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况

仲裁裁决在特定情况下也能向法院申请撤销。

1、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前提,如果双方没有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就缺乏依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例如双方只是口头提及仲裁,并未签订书面仲裁协议,而仲裁机构却进行了裁决。

2、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如果仲裁事项超出了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或者该事项依法不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当事人可申请撤销裁决。比如仲裁协议约定只对合同的价款争议进行仲裁,但仲裁机构却对合同的履行方式进行了裁决。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例如仲裁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或者仲裁过程中未保障当事人的陈述、辩论等权利。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了伪造的证据,导致仲裁裁决错误,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比如关键的合同原件被一方隐瞒,导致仲裁裁决结果不公正,另一方有权申请撤销。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这种情况下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受到严重影响,当事人可申请撤销。

三、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的情况

合同在以下情况可向法院申请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如前文所述,误解导致合同后果与当事人意思相悖且损失较大的,可申请撤销。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比如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发包方利用承包方急于承接工程的心理,约定了极不合理的工程款支付方式。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例如在房屋买卖中,卖方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买方发现后可申请撤销合同。

综上所述,可向法院申请撤销的情况涵盖了民事法律行为、仲裁裁决、合同等多个方面。除了上述情况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可撤销的情形,比如可撤销的收养关系等。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不确定是否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