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要判断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是否归单位所有、是否体现单位整体意志等。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与个人犯罪的区分等也是认定中的重要方面。

一、单位犯罪的认定如何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认定单位犯罪,首先要确定犯罪行为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例如,在经济犯罪中,公司以自身名义与其他主体签订合同,实施诈骗等行为。

1、体现单位意志

单位犯罪必须体现单位的整体意志。这可能通过单位的决策机构(如董事会)的决议、单位负责人依职权作出的决定等方式表现出来。如果只是单位内部个别成员的擅自行为,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2、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犯罪行为的目的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违法所得通常归单位所有,如果犯罪所得归个人所有,则可能构成个人犯罪。比如某些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目的是为单位偷逃税款,这就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表现。

3、主体适格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合法成立的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非法成立的组织实施的犯罪行为,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的认定如何(0)

二、单位犯罪认定的标准有哪些

单位犯罪认定有一系列明确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主体标准,即前面提到的合法成立的单位。行为标准要求犯罪行为与单位的业务活动有一定关联。

1、行为的关联性

犯罪行为应与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存在联系。例如,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排放污染物,这与企业的生产业务直接相关,可能构成单位犯罪。如果单位成员实施的犯罪行为与单位业务毫无关联,一般不认定为单位犯罪。

2、责任承担方式

单位犯罪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双罚制和单罚制。双罚制是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罚制则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不同的罪名可能适用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3、法律规定

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某一行为属于单位犯罪。刑法分则中对一些具体的单位犯罪进行了规定,只有符合这些规定的行为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三、如何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

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至关重要。从行为目的上看,单位犯罪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个人犯罪是为个人谋取私利。

1、决策过程

单位犯罪的决策通常是经过单位的决策程序作出的,体现单位意志。而个人犯罪往往是个人单独决定实施的,没有经过单位的决策程序。例如,公司员工未经公司授权,以公司名义进行诈骗,所得款项归自己所有,这就是个人犯罪。

2、利益归属

利益归属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单位犯罪的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用于单位的生产经营、扩大规模等。个人犯罪的违法所得则归个人占有、使用或处分。

3、主体特征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具有组织性和整体性。个人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在司法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犯罪主体的性质。

综上所述,单位犯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是否体现单位意志、利益归属等。同时,要准确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在实际法律事务中,还存在单位犯罪的处罚力度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自首如何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单位犯罪认定等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