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人获得谅解一般不能免除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通常构成犯罪,谅解书可影响量刑,但并非能让刑事责任消除。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可能不认为是犯罪从而免除刑事责任。
一、撞死人获得谅解能否免除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撞死人获得谅解不能免除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是基于犯罪行为本身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1、法律规定的强制要求
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惩处是有明确规定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这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能因为受害者家属的谅解就完全不予追究。这是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例如,在很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案例中,即使肇事者积极赔偿并获得了谅解,依然会被提起公诉。
2、谅解书的作用
虽然不能免除刑事责任,但受害者家属出具的谅解书在量刑时会起到重要作用。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谅解书可以体现出肇事者的悔罪表现以及对受害者家属的安抚,通常会对肇事者从轻处罚。比如原本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适用缓刑。
3、特殊情况
如果撞死人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有其他法定的免责事由,如不可抗力等,那么有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二、撞死人获得谅解后量刑会有什么变化
撞死人获得谅解后,量刑通常会有一定幅度的从轻。
1、从轻处罚的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具体案例体现
比如在某起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撞死人后积极赔偿并获得了谅解,法院原本根据其犯罪情节可能判处四年有期徒刑,但考虑到谅解书等因素,最终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这就体现了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3、对肇事者改造的意义
从轻处罚也有利于肇事者更好地改造。让肇事者感受到社会的宽容和法律的人性化,促使其积极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三、撞死人怎样做能尽可能减轻刑事责任
撞死人后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尽可能减轻刑事责任。
1、积极救助伤者
在撞人后,第一时间停车并积极救助伤者,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这体现了肇事者的悔罪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及时的救助可能会避免伤者死亡或者减轻伤者的伤害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事责任。
2、主动投案自首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所以撞死人后主动投案自首是减轻刑事责任的重要途径。
3、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
赔偿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积极赔偿可以缓解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也更容易获得受害者家属的谅解。比如在一些案件中,肇事者倾其所有进行赔偿,让受害者家属感受到了诚意,从而获得了谅解书,在量刑时得到了从轻处理。
综上所述,撞死人获得谅解一般不能免除刑事责任,但在量刑上会有一定的从轻。在撞死人后,肇事者可以通过积极救助、自首、赔偿等方式减轻刑事责任。如果大家在交通肇事等法律问题上还有其他疑问,比如撞死人后保险理赔的具体流程、不同责任划分下的赔偿标准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详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