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串标行为被发现后,可采取积极承认错误、配合调查、主动消除影响、制定整改措施等补救措施。同时要了解串标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包括中标无效、罚款、吊销资格等。在日常经营中企业还需做好预防串标工作。
一、被发现串标怎么补救措施
当串标行为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是诚恳地承认错误。主动向招标方、监管部门等相关方承认串标事实,表明自己认识到了错误的严重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态度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悔意和改正的决心。
1、积极配合调查
积极配合调查是关键。要如实提供与串标行为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参与人员、串标方式、涉及金额等。这不仅有助于调查的顺利进行,也能在后续处理时被视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2、主动消除影响
如果串标行为已经对招标活动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导致招标结果不公平,那么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例如,协助重新组织招标,确保后续招标活动的公正性。
3、制定整改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这可能包括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招投标流程、进行员工培训等。将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文件,并提交给相关方审核。

二、串标被发现后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
串标被发现后,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无效是常见的后果之一。如果因为串标已经中标,那么这个中标结果将被认定为无效。
1、罚款
招标人和中标人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通常根据串标行为的情节轻重来确定,一般是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
2、吊销资格
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取消一定期限内参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这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3、刑事责任
如果串标行为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可能会以串通投标罪被起诉,面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三、如何预防串标行为的发生
预防串标行为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在招投标活动中的职责,防止内部人员参与串标。
1、加强员工教育
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员工了解串标的法律后果和道德风险,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
2、规范招投标流程
规范招投标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开、公平、公正。在招标过程中,严格审查投标文件,防止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加强对开标、评标等环节的监督。
3、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鼓励员工、供应商等对串标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一种良好的监督氛围。
当串标行为被发现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应对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同时,企业要注重预防串标行为的发生,从内部管理、员工教育、流程规范等方面入手,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如果在招投标过程中遇到其他法律问题,比如对处罚结果有异议、不清楚相关法律规定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