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免除狗咬人赔偿责任时,签订协议是有必要的。签订协议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后续纠纷。它具有证据作用,在出现争议时可作为依据。不过协议需符合法律规定才有效,要考虑动物伤人责任等法律因素。
一、免除责任狗咬人赔偿用签协议吗
免除责任狗咬人赔偿最好签订协议。从法律层面来看,签订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规定,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对其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签订免除赔偿责任的协议,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1、明确双方意愿
协议可以清晰地表明受害方自愿放弃要求赔偿的权利,以及饲养方在何种情况下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这有助于避免双方对是否免除赔偿责任产生误解。
2、作为证据
在可能出现的法律争议中,书面协议是重要的证据。如果没有协议,受害方事后反悔要求赔偿时,饲养方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难以证明双方曾经达成过免除赔偿的一致意见。
3、遵循法律规定
当然,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强制性规定。例如,如果协议是在受害方受到胁迫、欺诈等情况下签订的,该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二、签订免除狗咬人赔偿责任协议的注意事项
签订免除狗咬人赔偿责任协议时,有诸多注意事项需要关注。这关系到协议的有效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1、协议内容要明确
要详细说明免除赔偿责任的具体范围,包括是部分赔偿责任还是全部赔偿责任。例如,是免除医疗费用赔偿,还是包括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所有赔偿项目。同时,要明确事件的具体情况,如狗咬人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以确保协议所针对的事件是特定且明确的。
2、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签订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饲养方不能以威胁受害方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免除赔偿协议。如果存在此类情况,受害方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请求撤销该协议。
3、符合法律规定
协议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根据《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动物饲养人对动物造成他人损害一般要承担无过错责任。所以,协议不能排除饲养人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三、未签订免除狗咬人赔偿责任协议的后果
如果未签订免除狗咬人赔偿责任协议,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1、容易引发纠纷
受害方和饲养方可能对是否应该赔偿以及赔偿的金额产生分歧。没有协议作为依据,双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和协商中。例如,受害方认为自己的医疗费用、精神损失等都应该得到赔偿,而饲养方可能认为自己没有过错或者赔偿金额过高,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解决问题。
2、增加法律风险
一旦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很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没有书面协议,双方都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对于饲养方来说,如果不能证明受害方同意免除赔偿责任,就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于受害方来说,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也可能无法获得合理的赔偿。
3、耗费时间和精力
纠纷的解决无论是通过协商还是诉讼,都需要双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影响双方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综上所述,免除责任狗咬人赔偿签订协议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签订协议时要注意相关事项,避免未签订协议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协议签订后一方不履行、协议是否需要公证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