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院进行行政诉讼的费用并非固定统一的金额,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涉及财产的案件和不涉及财产的案件收费方式有别,且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影响最终费用。
一、去法院行政诉讼多少钱一次
去法院进行行政诉讼的费用要依据具体案件来确定。
1、不涉及财产的案件
对于不涉及财产的行政案件,如一些仅要求撤销行政决定、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等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例如,公民对交通管理部门的违章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这类案件通常按固定金额收费。
2、涉及财产的案件
涉及财产的行政案件,按照财产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交纳。具体标准如下: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50元;超过1千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比如,行政相对人因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提起行政诉讼,涉及的补偿金额较大,就需要按照上述标准分段计算诉讼费用。
3、特殊情况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行政诉讼费用包含哪些项目
行政诉讼费用包含多个项目。
1、案件受理费
这是行政诉讼中最主要的费用,前面提到的不涉及财产和涉及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就是指案件受理费。它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必须交纳的费用,用于保障法院的正常运转和案件的审理工作。
2、申请费
当当事人申请某些事项时需要交纳申请费。比如,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等。申请财产保全的,根据保全财产的金额按照一定比例交纳申请费。
3、其他费用
还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这些费用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由当事人承担。
三、行政诉讼费用可以减免吗
行政诉讼费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减免的。
1、免交诉讼费的情况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免交诉讼费用: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2、减交诉讼费的情况
当事人申请减交诉讼费用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减交比例不得低于30%。
3、缓交诉讼费的情况
当事人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经审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缓交诉讼费用:追索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的;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确实需要缓交的其他情形。
去法院进行行政诉讼的费用因案件而异,包含多种项目,且在符合条件下可以减免。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可能还会遇到如诉讼费用的承担主体、费用的退还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行政诉讼费用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