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了解除房屋赠与合同的多种方式。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一般可任意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或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若受赠人有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等法定情形,赠与人可法定撤销赠与。还能通过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赠与合同。
一、民法典中如何解除房屋赠与合同
在《民法典》框架下,解除房屋赠与合同有多种途径。
1、任意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对于房屋赠与,在办理过户登记前,赠与人通常可以撤销赠与。不过,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这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保障受赠人的合理期待。
2、法定撤销
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3、协商解除
赠与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因此,赠与人和受赠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房屋赠与合同。双方达成解除协议后,按照约定处理相关事宜,如退还已交付的财物等。

二、民法典中可撤销房屋赠与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可撤销房屋赠与合同的法定情形。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
当受赠人的行为对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时,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例如,受赠人故意对赠与人实施暴力伤害,导致赠与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此时赠与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撤销房屋赠与合同。
2、不履行扶养义务
如果受赠人对赠与人负有扶养义务却不履行,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这里的扶养义务包括法定扶养义务和约定扶养义务。比如,赠与人与受赠人约定,受赠人在接受房屋赠与后要负责赠与人的生活照料,但受赠人却拒绝履行该义务,赠与人就可以行使撤销权。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若赠与合同中约定了受赠人应履行的特定义务,而受赠人未履行,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例如,赠与合同约定受赠人要将房屋用于特定的公益用途,但受赠人却将房屋用于商业经营,赠与人可依法撤销赠与。
三、民法典中经过公证的房屋赠与合同能否解除
一般情况下,经过公证的房屋赠与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但并非绝对不能解除。
1、通常不可任意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任意撤销的规定。这是因为公证赋予了赠与合同更高的公信力和稳定性,限制了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以保障受赠人的合法权益。
2、法定撤销情形
即使是经过公证的房屋赠与合同,在出现法定撤销情形时,赠与人仍可撤销赠与。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赠与人可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行使法定撤销权。
3、协商解除
赠与人和受赠人也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经过公证的房屋赠与合同。双方签订解除协议后,按照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处理相关事宜。
综上所述,《民法典》为房屋赠与合同的解除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法定情形,无论是任意撤销、法定撤销还是协商解除,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赠与合同部分解除、解除后的赔偿责任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房屋赠与合同解除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