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拒执罪一般会被判多久
拒执罪是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情节严重的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情节严重”通常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情形。对于这类情节严重的拒执行为,法院一般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幅度内量刑。
2、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
“情节特别严重”目前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认为相较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更大,对司法秩序的破坏更为严重,例如长期拒不执行且造成申请执行人重大损失等。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拒执罪,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拒执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拒执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是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该罪以及量刑的重要依据。
1、行为方式认定
从行为方式来看,隐藏、转移财产是常见的手段。比如被执行人将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偷偷过户给他人,或者将银行存款转移到他人账户,使得法院无法对其财产进行执行。故意毁损财产也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例如被执行人故意破坏自己的生产设备,导致无法通过处置该设备来履行判决义务。无偿转让财产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会使可供执行的财产减少,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2、对司法秩序的影响
拒执行为对司法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司法权威的体现,具有强制执行力。当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时,不仅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司法机关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例如,协助执行义务人拒不协助执行,导致法院的执行工作受阻,使得司法程序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造成的后果
如果拒执行为致使申请执行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导致其他严重后果,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比如申请执行人因为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无法获得应得的赔偿款,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影响到其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三、拒执罪可以判缓刑吗
拒执罪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判缓刑的。
1、适用缓刑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在拒执罪中的体现
在拒执罪中,如果犯罪嫌疑人的拒执行为情节相对较轻,例如只是因为一时疏忽或者存在一些客观困难而未能及时执行判决,但在案发后积极配合执行,主动履行义务,表现出明显的悔罪态度,并且通过评估认为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也没有重大不良影响,那么法院有可能会判处缓刑。例如,被执行人在得知自己可能构成拒执罪后,立即将隐藏的财产交出用于履行判决义务,积极向申请执行人赔礼道歉并取得谅解,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符合缓刑的条件。
3、不适用缓刑的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拒执行为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大,例如长期恶意拒不执行,多次逃避执行,甚至暴力抗拒执行,那么一般不会适用缓刑。因为这类犯罪嫌疑人缺乏悔罪表现,再犯罪的可能性较大,宣告缓刑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拒执罪的量刑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同时在司法实践中还涉及情节严重的认定以及是否可以判缓刑等问题。如果你还想了解拒执罪的立案流程、如何收集拒执罪的证据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