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注册资金罪已改为抽逃出资罪。自然人犯此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该罪侵犯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
一、抽逃注册资金罪怎么处罚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抽逃注册资金罪”现在规范的表述为“抽逃出资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自然人犯抽逃出资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抽逃出资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处罚的法律依据原理
抽逃出资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股东抽逃出资使得公司的实际资本减少,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偿债能力。法律对此进行处罚,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交易安全。
2、司法实践中的考量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抽逃出资罪的量刑会综合考虑抽逃出资的数额、比例、对公司和债权人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如果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二、抽逃注册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数额标准
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后果标准
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等情形之一的,也会予以立案追诉。
三、如何认定抽逃注册资金罪
认定抽逃出资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主体方面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东是指公司的出资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2、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抽逃出资的行为而故意为之,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逃避出资义务或者非法获取公司资金。
3、客观方面
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的行为。常见的抽逃出资行为包括: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等。
4、客体方面
抽逃出资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公司、其他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抽逃出资罪在处罚、立案标准以及认定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股东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履行出资义务,避免触犯抽逃出资罪。如果你在公司运营过程中遇到诸如股东出资纠纷、公司资金管理等相关法律问题,或者对抽逃出资罪的具体适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