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伤赔偿款打至公司账户而公司不给个人时,员工可通过与公司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维权途径,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一、工伤赔偿款打公司账上不给个人咋办
当遇到工伤赔偿款打公司账上公司却不给个人这种情况时,员工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员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友好协商,明确告知公司自己的诉求,要求公司及时将赔偿款支付给自己。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以备后续可能用到。
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员工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赔偿款到账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投诉。
2、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工伤赔偿款。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收到赔偿款却未支付给自己。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
3、提起诉讼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员工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员工需要准备好更加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诉讼请求。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的判决。

二、工伤赔偿款公司截留不给个人的法律后果
公司截留工伤赔偿款不给个人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从民事责任方面来看,公司的行为构成了对员工财产权益的侵害。员工有权要求公司返还赔偿款,并承担因此给员工造成的损失,如利息损失等。
1、行政处罚
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公司可能会被责令限期支付赔偿款,逾期不支付的,可能会被加付赔偿金。
2、刑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公司截留赔偿款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犯罪。例如,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截留大量赔偿款,可能会涉嫌职务侵占罪。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职务侵占罪的,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
3、信誉受损
公司截留工伤赔偿款的行为还会对公司的信誉造成严重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员工对公司失去信任,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同时,社会公众也会对公司的形象产生负面评价,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如何预防工伤赔偿款被公司挪用
为了预防工伤赔偿款被公司挪用,员工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员工在发生工伤后,要及时了解工伤赔偿的相关流程和规定,明确自己应得的赔偿项目和金额。在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明确约定工伤赔偿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避免出现纠纷。
1、加强监管
劳动监察部门和社保部门应加强对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公司的工伤赔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2、明确支付方式
在工伤赔偿款的支付环节,社保部门可以尽量将赔偿款直接支付给员工本人,避免通过公司中转。如果必须通过公司支付,要要求公司提供详细的支付计划和支付凭证,确保赔偿款能够及时、足额支付给员工。
3、提高法律意识
员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维权途径。可以通过参加法律培训、阅读法律书籍等方式,增强自己的法律素养。同时,公司也应该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遇到工伤赔偿款打公司账上不给个人的情况时,员工要积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司截留工伤赔偿款会面临多种法律后果,同时员工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措施预防赔偿款被挪用。如果您在工伤赔偿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工伤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维权过程中的证据收集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