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可能面临被索赔方的催促,对方会采取合法手段要求赔偿;可能被索赔方起诉,败诉后需承担赔偿及诉讼费用;还可能被强制执行财产,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个人信用、出行、消费等。

一、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会面临啥

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索赔方会进行催促。在责任明确后,被索赔方若不履行赔偿,索赔方通常会先通过电话、短信或当面沟通等方式,要求对方尽快履行赔偿义务。

1、被起诉

如果催促无果,索赔方可能会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被索赔方需要积极应对诉讼。若败诉,不仅要承担原本的赔偿责任,还可能需要承担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鉴定费等。

2、强制执行

若被索赔方在法院判决后仍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索赔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索赔方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

3、列入失信名单

被索赔方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将对其个人信用产生严重影响,使其在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中受限。同时,还会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商务座,不能入住星级酒店等。

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会面临啥(0)

二、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被起诉的流程

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被起诉,有一套明确的流程。立案阶段,索赔方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1、审理前准备

法院会向被索赔方送达起诉状副本,被索赔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同时,法院会确定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这个阶段,双方可能会进行证据交换,明确争议焦点。

2、开庭审理

开庭时,双方当事人需要到庭参加诉讼。法庭会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双方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出示证据。法官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和判断。

3、判决执行

经过审理,法院会作出判决。如果被索赔方不服判决,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上诉。若判决生效后,被索赔方仍不履行赔偿义务,索赔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三、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对个人信用的影响

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对个人信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金融领域,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信用卡申请时,会查询个人的信用记录。若发现有不履行赔偿义务的记录,会认为其信用风险较高,从而拒绝其申请或提高贷款利率。

1、商业合作受限

在商业活动中,合作伙伴也会关注个人的信用状况。不履行赔偿义务的行为会让合作伙伴对其诚信产生质疑,从而不愿意与其合作,影响其商业机会和发展。

2、社会声誉受损

这种行为还会影响个人在社会上的声誉。周围的人得知其不履行赔偿义务,会对其产生负面评价,降低其在社交圈子中的认可度。

3、职业发展受阻

在一些行业,雇主会对员工的信用情况进行考察。不履行赔偿义务的记录可能会影响其职业发展,甚至导致失去工作机会。

定责后不履行赔偿义务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包括法律上的制裁、信用受损等。如果您在定责赔偿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赔偿金额的计算、赔偿方式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