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行为即便还钱后仍可能面临判刑。还钱只是退赃退赔的情节,会影响量刑但不必然免除刑事处罚。法院会综合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判断。若情节较轻、危害不大,可能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若数额巨大等,仍会依法判刑。
一、诈骗还钱后还会面临怎样的判刑
诈骗还钱后依旧可能被判刑。还钱这一行为属于退赃退赔,它在量刑时会被考虑,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1、依据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只要实施了诈骗行为且达到立案标准,就构成犯罪。即便事后归还了诈骗所得,犯罪行为已经既遂。
2、量刑影响:退赃退赔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如果诈骗数额较小、情节较轻,且及时归还全部财物,取得被害人谅解,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即使还钱,也可能会被判处一定的有期徒刑。例如,诈骗数额达到“数额巨大”标准,即便还钱,通常也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只是可能会适当从轻。
3、综合考量: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诈骗的手段、造成的后果、犯罪人的认罪态度等。比如,诈骗行为导致被害人生活陷入困境,即便还钱,也可能不会大幅度从轻处罚。
二、诈骗还钱后判刑会减轻多少
诈骗还钱后判刑减轻的幅度没有固定标准,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1、诈骗金额因素:如果诈骗金额较小,还钱后减轻的幅度相对较大。例如,诈骗几千元且及时归还,可能会从轻处罚至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如果诈骗金额巨大,如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即便还钱,减轻的幅度相对有限。可能原本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还钱后可能会在十年左右量刑。
2、犯罪情节:若犯罪情节恶劣,如诈骗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钱财,即使还钱,减轻幅度也不会很大。而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较轻,只是偶尔实施诈骗且还钱积极,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减轻。
3、悔罪表现:犯罪人主动还钱、积极认罪悔罪,与被动还钱、态度恶劣相比,前者在量刑时减轻的幅度会更大。主动投案自首并还钱的,可能会比被抓获后才还钱的减轻处罚力度更大。
三、诈骗还钱后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吗
诈骗还钱后可能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赔偿范围:诈骗行为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还可能给被害人造成其他经济损失。除了返还诈骗的本金,对于因诈骗行为导致被害人产生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如为挽回损失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利息损失等,犯罪人可能需要进行赔偿。
2、被害人诉求:如果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只要诉求合理合法,法院一般会支持。例如,被害人因诈骗导致资金链断裂,产生了额外的贷款利息支出,这部分费用可以要求犯罪人赔偿。
3、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所以,即使犯罪人已经归还了诈骗所得的本金,对于被害人的其他损失仍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诈骗还钱后的判刑情况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因素。像诈骗还钱后是否会留案底、不同地区对于诈骗还钱后量刑标准是否有差异等都是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