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动物伤人赔偿责任判定需依据动物种类、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过错情况以及受害人自身过错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来说,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通常要承担侵权责任,但在特定情形下可减轻或免除责任。
一、饲养动物伤人赔偿责任该如何判定
判定饲养动物伤人赔偿责任,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一般情况下,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无过错责任原则
这是判定饲养动物伤人赔偿责任的主要原则。比如,甲遛狗时,狗突然冲向路人乙并将其咬伤,无论甲是否存在过错,通常都要对乙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受害人的保护,因为动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饲养人或管理人有义务管控好动物,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2、免责或减责情形
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例如,乙故意挑衅甲的狗,导致被狗咬伤,那么甲的赔偿责任可能会减轻甚至免除。
3、特殊动物的严格责任
对于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且没有免责事由。这是因为这类动物的危险性极高,对公共安全威胁较大,所以法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责任规定。
二、饲养烈性犬伤人赔偿责任判定
饲养烈性犬伤人赔偿责任判定更为严格。由于烈性犬的危险性,法律对其饲养人或管理人规定了更重的责任。
1、严格责任原则
不管受害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饲养的烈性犬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都要承担侵权责任。比如,甲饲养了一只藏獒,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藏獒咬伤了路人乙,即使乙可能有一定的疏忽,但甲仍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禁止饲养规定
许多地方都有禁止饲养烈性犬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饲养并导致伤人,饲养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这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减少烈性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赔偿范围
赔偿范围包括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如果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等;造成死亡的,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三、饲养动物伤人后饲养人拒不赔偿怎么办
当饲养动物伤人后饲养人拒不赔偿时,受害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1、协商解决
受害人可以先与饲养人进行协商,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医疗记录等,以便在协商不成时作为维权的依据。
2、申请调解
可以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如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这些部门可以居中协调,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3、提起诉讼
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害事实以及与饲养动物伤人之间的因果关系。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判决,要求饲养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饲养动物伤人赔偿责任判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类型动物的责任判定有所不同。当遇到饲养动物伤人且饲养人拒不赔偿的情况,受害人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那么,如果动物在第三人的过错影响下伤人,赔偿责任又该如何分配?在公共场所被流浪动物咬伤,责任该由谁承担?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