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致残判定标准是基于一系列明确的法规和医学依据来确定的。主要依据医疗行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功能障碍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评定。

一、医疗事故致残什么标准判定

医疗事故致残的判定标准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这一标准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其中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涉及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

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

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植物人状态、极重度智能障碍等情况。

2、二级医疗事故

又分为甲、乙、丙、丁四等。以二级甲等为例,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比如双眼球摘除或双眼经客观检查证实无光感等。

3、三级医疗事故

分为甲到戊等。三级甲等医疗事故指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如面部重度毁容等。鉴定时会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

医疗事故致残什么标准判定(0)

二、医疗事故致残判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致残判定有严格的流程。提出申请,医患双方均可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

1、申请与受理

申请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或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2、鉴定专家组的组成

医学会会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原则上至少为 3 人以上单数。专家鉴定组成员由双方当事人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3、鉴定过程

专家鉴定组会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之后,通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

4、出具鉴定书

鉴定书会对医疗事故进行定性、定级,并说明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等内容。

三、医疗事故致残判定需要哪些材料

医疗事故致残判定需要多方面的材料。对于医疗机构来说,需要提交相关材料。

1、医疗机构提交的材料

包括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等。

2、患者提交的材料

患者需要提交身份证明、与医疗机构签订的医疗服务合同以及相关费用凭证等。同时,患者也可以提供自己保存的病历资料等。双方提交的材料都要真实、完整,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致残判定有明确的标准、严格的流程和所需的材料。无论是判定标准、流程还是所需材料,都有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果你在医疗事故致残判定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对判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判定后赔偿如何计算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