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检察院会进行审查起诉工作。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向法院提起公诉;若证据不足,可能会退回补充侦查或作出不起诉决定。
一、公安机关取保后检察院会怎样
当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被取保候审后,案件会进入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全部案件材料进行细致审查,包括案件的事实、证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
1、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检察院会依据审查情况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院会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例如在一些盗窃案件中,若有监控视频清晰记录犯罪嫌疑人的盗窃行为,并有相关证人证言和赃物等证据,检察院通常会提起公诉。
2、补充侦查
若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每次补充侦查的期限为一个月。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比如在一些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中,涉及大量的账目和证据,可能需要多次补充侦查才能查明事实。
3、变更强制措施
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会根据案件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表现,决定是否继续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或者案件情况发生变化,检察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如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
二、公安机关取保后检察院不起诉的概率大吗
公安机关取保后检察院不起诉的概率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
1、法定不起诉
如果存在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例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等情况,这种情况下不起诉的概率较大。
2、酌定不起诉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比如犯罪嫌疑人是初犯,犯罪情节较轻,且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检察院有可能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但这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概率并非固定。
3、证据不足不起诉
如果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检察院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在一些证据相对薄弱的案件中,如只有证人证言但证人之间陈述存在矛盾,且缺乏其他关键证据的,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可能性会增加。
三、公安机关取保后检察院还会收监吗
公安机关取保后检察院有可能会决定收监犯罪嫌疑人。这主要取决于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
1、违反取保候审规定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未及时到案等,检察院可以决定对其逮捕,从而将其收监。
2、案件情况变化
随着案件的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存在新的犯罪事实,或者原来认定的犯罪情节有所加重等情况,检察院也可能会变更强制措施,决定收监。例如在一些共同犯罪案件中,随着侦查的深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或者存在其他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
3、保证诉讼顺利进行
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存在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可能,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为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也会决定将其收监。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取保后检察院会进行一系列的审查起诉工作,包括决定是否起诉、是否变更强制措施等。不同案件的情况不同,最终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在实际法律问题中,还可能涉及到罪名认定、量刑标准等诸多复杂问题。如果您有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