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父母指定子女相关问题涉及众多法律规定。父母对宅基地虽无所有权,但可通过遗嘱等方式指定房屋等地上附着物的继承。法律规定宅基地遵循“一户一宅”原则,子女继承房屋后可继续使用宅基地。同时,不同情况如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等会影响继承和使用。
一、宅基地父母指定子女有啥法律规定
首先要明确,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父母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并非所有权,所以不能直接指定宅基地归某子女所有。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父母的合法财产,父母可以通过遗嘱等合法方式指定由某个或某些子女继承。
1、遗嘱继承规定
根据《民法典》,父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如果父母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了某子女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那么该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有权按照遗嘱继承房屋。
2、“地随房走”原则
在子女继承房屋后,依据“地随房走”原则,子女可以继续使用该房屋所占的宅基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女取得了宅基地的所有权,只是在房屋存续期间可以使用宅基地。
3、“一户一宅”限制
我国实行“一户一宅”原则,如果子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宅基地,再继承父母的房屋后,可能会面临一些限制。不过在房屋未倒塌等情况下,仍可继续使用。
二、宅基地父母指定城镇户口子女的法律规定
当父母指定城镇户口的子女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时,同样有相应法律规定。城镇户口子女可以继承父母在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
1、继承房屋合法性
根据相关法律,城镇户口子女作为继承人,有权依法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这是基于房屋属于父母的合法财产,子女享有继承权。
2、宅基地使用限制
虽然可以继承房屋,但城镇户口子女不能对宅基地进行翻建、重建等操作。因为宅基地是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分配的,城镇户口子女不具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一旦房屋自然倒塌等丧失使用价值,宅基地将由集体收回。
3、权益保障
城镇户口子女继承房屋后,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房屋存续期间,任何人不得随意侵犯其对房屋的占有、使用等权利。
三、宅基地父母指定子女需办理什么手续
父母指定子女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等,需要办理一定手续来确保权益的合法转移。
1、遗嘱设立手续
如果是通过遗嘱指定,父母可以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
2、继承手续办理
在父母去世后,子女需要办理房屋继承手续。一般需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公证机构会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查。然后携带公证书、房产证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
3、集体备案
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最好到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备案,让集体知晓宅基地及房屋的使用情况变更。
综上所述,宅基地父母指定子女相关问题涉及遗嘱继承、宅基地使用规则以及手续办理等多方面法律规定。不同情况如子女户口性质等会影响具体的法律适用和权益实现。如果在宅基地指定、继承等过程中遇到更复杂的问题,比如遗嘱效力争议、宅基地纠纷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和解决方案。